美国关税政策为世界经济格局增添不确定因素,但新加坡仍有应对全球竞争的优势,能以良好信誉和稳定经商环境吸引投资者,尤其是金融和高端制造业等有发展潜力的领域。关键在于,企业不能停滞不前,应勇于变通,做出新尝试,政府也将继续提供所需的支援。
同为新加坡经济韧性小组成员的国家发展部长徐芳达,以及数码发展及新闻部长杨莉明星期三(7月30日)接受早报播客节目《茶水间三问》采访,与主持人吴婉君就全球格局变化对我国经济和企业的影响、年轻人就业前景等课题交流观点。最新一期播客已在星期五(8月1日)傍晚上线。
也是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副主席的徐芳达相信,我国社会的互信和团结,包括劳资政三方紧密的协作有助于企业和员工克服经济挑战。此外,当世界各国都面临不确定的经贸环境,投资者会更倾向于选择稳定、高信誉、能做长期规划的地方和企业来投资,新加坡就具备这样的条件。
他举例说,新加坡在财富管理和金融业方面可以提供稳定性,高端制造业如半导体、生物科技、航空维修等领域仍有发展优势。“这些需要高科技和技能,虽然新加坡的成本比较高,但我们的信誉高,品质管理方面,大家觉得放心……更重要的是,我国要提高灵活性,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变化和运作环境,我国经济才能够比较有韧性。”
我国今年4月份成立经济韧性小组,由副总理兼贸工部长颜金勇担任主席,旨在与劳资政三方协作,帮助本地企业和员工应对当前全球经济挑战。
徐芳达指出,政府短期内的重点是继续协助毕业生、职涯中期者、失业人士等,但这不能取代中长期经济转型的必要。企业不应抱着“冬去春来”,不做任何改变也能生存的心态。美国总统特朗普实行的关税政策,对国际关系和世界经济会产生更长远的影响,未必是两三年就能“熬过”的冬天。
“我们须做好准备,在新的环境要以怎样的方式竞争?一些旧路可能被挡住,也会有新的阻碍,我们要寻找新的路。”
针对新加坡能否承受关税战带来的冲击,继续成为闪亮的小红点,杨莉明认为,这取决于我们能否走出一条新的道路,积极应变。改变和调整的过程中,有一些企业会碰到更大的问题。但基于我国打下的良好基础和财政资源,政府有信心能继续支持企业和员工,尤其是中小企业。
她说:“我们的战略方向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变动,我国还是要与世界经济接轨,这对新加坡长远来说是比较明智的做法。此外,采取亲商的态度,无论是国家发展部、数码发展部也好,各部门应该从亲商的角度来看待各方面的一些规则。我们也要保持优质的劳动队伍,继续投入资源在持续教育及培训。”
支援工作也包括协助企业善用科技,以提高生产力,尽可能降低成本;同时帮助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不稳定的经济环境导致企业放缓招聘,年轻人不免担心毕业后的就业前景。两位部长鼓励毕业生保持开放心态,把握汲取工作经验的机会。
杨莉明提醒说,人们的第一份工作往往不会是他们的终身事业。“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去尝试一个新的领域、新的行业,不同性质的工作,可能会扩大你的视野,你可能会学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物。毕竟,履历有一个开始总比没开始更好。有了这个经验后,你也可以向未来的雇主展示你积极的态度,这对你来说是有帮助的。”
不做舢舨 要成为精准快艇
新加坡曾被比喻为舢舨,相较于其他大经济体,或许能更灵活地改变航行方向,杨莉明认为这个比喻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中已不太适用,新加坡应成为精准的快艇,才能乘风破浪。
杨莉明说,曾有经济学者把新加坡的经济体比喻为一艘小舢舨,与其他大经济体的“大船”相比,小舢舨要改变方向时会来得更容易且灵活。但她觉得,今时今日的世界格局多变,新加坡更应犹如一艘快艇。
“当然,你这个快艇跑得太快,如果没有把方向瞄准的话,也会出问题。浪太大的话,还是会有问题。所以,这艘快艇要有一定的精准性。”
徐芳达接着补充说,驾驶快艇的人也要有更高的技能,并建议新加坡这艘快艇应该是电动型的,而非使用柴油,借此推广环保信息。
新加坡致力于推动环境可持续发展,今年公布2035年国家自定贡献,明确指向要最迟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