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上云霄20逾载,廉价航空捷星亚洲在星期四(7月31日)完成最后着陆,正式结束营业。
捷星亚洲(Jetstar Asia)最后一趟抵达新加坡的航班,是从印度尼西亚棉兰和纳闽巴霍起飞的3K264。从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起飞的3K764航班原定是捷星亚洲的最后一趟航班,但3K264因飞机延误,直到晚上9时29分才抵达,成了捷星亚洲最后抵新的航班,为它的运作画上句号。
捷星亚洲最后七趟航班傍晚6时15分起陆续抵达新加坡,同一时刻,第四搭客大厦抵境厅也热闹起来——有精心准备的气球和横幅,还有一束束鲜花,等待归来的机组人员。
他们步出的瞬间,现场200多人包括家属、员工和前同事一片欢呼,再来是相拥和合照。当中好些职员难掩不舍,掏出纸巾拭泪。
捷星亚洲在2004年11月正式起航,从新加坡飞往澳大利亚、东南亚和中国等多个城市。近年来,因饱受不同困扰,包括供应商成本不断上升及东南亚地区竞争日益激烈,促使公司最终在今年6月11日宣布停业消息。
捷星亚洲总裁约翰·西梅奥内(John Simeone)星期四接受媒体访问时说,6月11日是他27年航空生涯以来最艰难的一天,但他以公司全体同仁所展现的专业精神为荣。
他指出,宣布停业消息的那一天,虽然不容易,但机组人员还是专业地完成了当天的40趟航班。“那是个难以接受的消息,但大家团结一致,相互扶持,向彼此伸出援手。”
机师挂起飞行服 回乡开餐厅追梦
首席飞机师尼科·范德沙夫(Nico Van Der Schyff,56岁)说:“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我们都很难过。”
2010年加入捷星亚洲的范德沙夫说,一转眼15年就过去了。“我们是一家小公司,不像那些大规模的航空公司,我们都熟悉彼此,每名员工绝不只是一个人头数字。我会想念和同事的情谊,想念他们的陪伴,还有和他们一起飞行的日子。”
捷星亚洲停业,范德沙夫也决定挂起他的飞行服,回返南非的家乡,追逐开餐厅的梦想。
他告诉记者,过去几个星期,情绪的波动像是坐了过山车。停业消息一出,机组人员在每趟航班都收到了乘客很多支持与鼓励。“我们收到了小熊玩偶和卡片,还有很多合照请求。我从来没有在降落后,在飞机甲板上拍过这么多的照片!”
高级空服员洪佩玲(53岁)早前主动和同事换班,只为参与捷星亚洲于星期四最后一天的运作。她说,年轻时当了五年的空服员,后来因结婚生子离开了航空业。孩子进入中学后,她在48岁那年,决定再次申请当空服员。
“飞行是我的酷爱,我真的很喜欢这份工作。即便年纪不小,但捷星亚洲还是愿意接受我,我真的很感激……过去六年是我人生最棒的日子!”
同事情深乘客感恩 捷星谢幕各自不舍
客服经理周慕芝(61岁)和符小玲(65岁)分别在1983年和1982年开启了空服员的生涯。情同姐妹的二人星期四也一起完成了最后一趟飞行任务。周慕芝已获雅高酒店集团录取,会在机场贵宾室工作。
13年前加入捷星亚洲的周慕芝说,同事之间就像是一家人,年轻的空服员就像是自己的儿女。“这些年来建立的友谊很难用言语来形容。”
符小玲说:“昨晚想到今天是最后一趟飞行就辗转难眠。我很难过,因为我仍旧喜欢飞行。”
克里沙木妮(33岁,教师)的丈夫去年到新加坡工作后,她每三个月就会带两个孩子,从斯里兰卡乘搭捷星亚洲航空到新加坡探望他。
她说:“捷星亚洲的机票价格合理,让我们负担得起,也能定期来探亲。它结束营业后,要来新加坡可能要花双倍的钱,不得不减少到一年才来一次。这个决定不容易,但没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