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星期六(8月2日)起,公众可免费参观翻新后的圣淘沙自然探索中心,包括首次开放线上报名参观二战时期遗留下的英军地堡。这座地堡如今已成为上百只金丝燕的“家”,是本地最大的金丝燕筑巢栖息地。
圣淘沙自然探索中心(Sentosa Nature Discovery)位于圣淘沙岛英比奥山顶区(Imbiah Lookout)。
翻新后的空间设有五个新主题区,包括金丝燕地堡(Swiftlet Bunker)、圣淘沙特色动植物、圣淘沙自然栖息地、自然保育工作和天然影院。它们通过免费互动展览和在地故事,让访客了解圣淘沙的动植物生态,以及在可持续发展和自然保育方面所做的努力。
到坐落于英比奥山的金丝燕地堡,能参观罕见的金丝燕自然筑巢,一般上会有超过100只,地堡在1987年被发现后,不曾对外开放。访客现可报名参加由圣淘沙发展局与新加坡野鸟会(Bird Society of Singapore)合作推出的免费导览,近距离欣赏珍贵的自然景观,第一场导览在8月2日举行。
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科学系研究员凯伦(Keren Sadanandan)受访时说,这是本地唯一能近距离研究的金丝燕群体,虽然色拉蓬矿湖和白礁(Pedra Branca)也有金丝燕,但不容易进入,所以位于圣淘沙的金丝燕群体特别重要。
地堡中可以观察到两个品种的金丝燕,分别是每次生产一颗蛋的大金丝燕(Black-nest Swiftlet),以及每次生产两颗蛋的爪哇金丝燕(Edible-nest Swiftlet)。
地堡中有超过250个燕窝
地堡中有超过250个燕窝。金丝燕利用唾液筑巢,并在暗黑的地堡使用回声定位(echolocation)辨认方位。
凯伦指出,当局不会采摘任何燕窝,以保留自然状态,确保不干扰金丝燕的繁殖过程。“在野外,燕子通常会栖息在洞穴中,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的黑暗环境,圣淘沙的地堡是其中之一,燕子自己发现了地堡,自然地在这里安家筑巢。”
圣淘沙发展局环境管理处长李玉琴说,截至目前,圣淘沙大约有850种动植物,相信仍有许多尚未被发现的物种。当局希望中心能为访客带来贴近大自然的有趣体验,让他们在参观时能深入了解本地的自然生态,因为圣淘沙岛拥有非常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以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