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的严婧慈高二那年因家中变故未能顺利修完A水准课程,也错过了会考。隔年,她以私人考生身份重新应考,顺利过关,还以优异成绩争取到新报业媒体的实习机会。
这段经历让她发现,其实每一年都有不少学生失败重考而后继续升学,但社会经常忽略这群摔了一跤后继续爬起来往前走的人。
在《海峡时报》实习,让严婧慈有机会结合自身经历采访多名私人考生,希望通过他们的真实故事,让公众认识这群默默努力的年轻人。
她受访时说:“有的重考生白天打工晚上读书,有的则是在国民服役期间坚持复习,也有人靠社交媒体和网络自习。虽然背景各异,但都展现出相同的坚毅与自律。”
她也坦言,采访过程最大的挑战是找到愿意具名的受访者。许多人因为担心被贴上“重考生”标签而婉拒受访,让她更深刻体会到这个群体除了资源支持,也需要社会的理解与接纳。
她说,这是她实习期间印象最深刻的一篇报道,不仅让她与自己的过去和解,也希望这些真实故事,能为未来走上这条路的学生带来鼓励与指引。
严婧慈今年初加入新报业媒体实习六个月,先后在电台UFM100.3、96.3好FM与《海峡时报》实习。
她星期五(8月1日)下午在新报业媒体举办的颁奖仪式上,从主席许文远手中获颁新报业媒体新闻从业奖学金,接下来将升上南洋理工大学攻读传播学课程。
同时获颁新闻从业奖学金的是曾在《淡米尔之声》实习的维绍塔(Vishruta Nandakumar,19岁)。《商业时报》实习生魏嘉希(21岁)则获颁新报业媒体—淡马锡基金奖学金。
维绍塔将升上新加坡国立大学修读生物科学;魏嘉希则是大二生,目前在南大专攻传播学、辅修治理与国际关系。三名奖学金得主毕业后都将加入英文与淡米尔文媒体集团。
携手全球数新闻机构 新报业媒体促专业发展
新报业媒体总裁陈英杰在颁奖仪式上致辞时说,新报业媒体持续推动专业发展,引进全球最佳实践与合作伙伴关系,包括与牛津大学路透研究所、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美国波因特新闻学院(Poynter Institute)携手,巩固新报业媒体在新闻领域的领先实力。
他透露,与清华大学合作推出高级研究员计划,让资深编辑拓展人脉、了解中国媒体与科技趋势。华文媒体集团则与清华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合作,开设“中文传媒”辅修课程,首批学生已在本月入学。
过去三年共颁18份新闻奖学金
陈英杰也提到,记者积极提升专业技能、持续精进。例如,《海峡时报》助理新闻编辑张景富今年初完成了由纽约城市大学克雷格·纽马克新闻研究生院(Craig Newmark Graduate School of Journalism)开设、为期10个月的新闻创新与领导力高管课程。
《海峡时报》记者黄佩婷本月赴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数据新闻学硕士课程,学习科技与媒体领域的知识,掌握数据搜集与分析技能,应用于故事呈现与调查报道。
过去三年,新报业媒体共颁发了18份新闻奖学金。自2023年以来,颁发六份新报业媒体—淡马锡基金奖学金,支持有志从事新闻工作的年轻人继续深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