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部每年会接到保险业者约12起通报,指有人工伤造假,企图骗取赔偿。针对Sumo Well沙拉店事件,至今没有接到保险业者通报,指此事存在潜在的欺诈行为,但调查仍在进行中,尚不能全面排除造假可能。
人力部星期五(8月1日)召开记者会,向媒体讲解工伤赔偿法令(Work Injury Compensation Act,简称WICA)的运作细节时,透露上述消息。
人力部每年平均会接到2万8500个由雇主或雇员提交的工伤事件报告,约一半涉及本地员工,另一半则是外籍员工。其中,约94%或2万6800个案例获得赔偿。
过去三年,约94%的案例获得保险业者赔偿;剩余6%则由雇主承担,他们都是豁免购买工伤赔偿保险的雇主。
工伤赔偿案件处理时长中位数为六个月,约96%会在提交报告后的一年内完结。
在申请工伤赔偿时,员工必须是在受聘期间,因工受伤。案件若有可疑之处,保险业者一般会请派理赔师(loss adjuster)协助调查,例如审查病假单,以及员工上下班的时间和记录等。
保险业者经评估后,要是认为案件不在WICA范围内,将拒绝赔偿。若怀疑案件可能涉及造假,就会通报人力部调查。
人力部透露,每年会接到保险业者约12起有关工伤造假、企图骗取赔偿的通报。常见的情况包括伪造事故和谎报内容。
近五年每年约两员工 因伪造工伤索偿被控
过去五年,每年有约两名员工因伪造工伤事故索偿,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被人力部控上法庭。这些员工最后被判坐牢,刑期介于三至13个星期。
至于剩余案例,虽没有被提控,但因证据显示意外与工作无关,雇主无须做出赔偿。
Sumo Well沙拉店李姓女老板7月18日凌晨2时许连发两则脸书贴文,指一名外籍女员工在合约结束前两天,乘电动扶梯去丢垃圾时假装滑倒,借此制造工伤意外以索赔。由于员工当天本应早走,却留了下来,跟着出事。她觉得事故早有预谋,也称掌握能推翻对方说法的视频证据,并发现这名员工生活中行动自如,却在医生面前刻意夸大伤势。
她在贴文中也称,因为保险覆盖率的不足之处,成为有意骗取赔偿者的目标。两则贴文引起公众广泛关注并转发。女老板据悉在7月19日因轻生离世。
人力部星期五在记者会上,交代了Sumo Well沙拉店事件的进展。人力部正根据WICA调查事件,警察部队则在调查雇主的非自然死亡。
人力部指出,这名雇主持有有效的工伤赔偿保单。有关女员工的意外是在今年6月6日发生,雇主过后向人力部提交了工伤事件报告,保险业者也在6月26日和27日将相关的医药费和病假薪水全额偿还给雇主。
问及案件是否有其他的索偿事项,人力部仅说索赔流程尚未终结。
人力部说,至今没有接到保险业者通报事件存在欺诈嫌疑。“但这不等同事件不涉及欺诈,因为调查还在进行中。”
人力部也透露,涉及事件的女员工目前仍在新加坡,她取得特别准证(Special Pass)在本地逗留。目前也没有证据显示,此事存在组织性犯罪嫌疑。
问及如何确保索赔内容属实,英康保险企业业务总经理王英娘回答《联合早报》询问时说,他们会先根据所收到的表面证据进行评估,再综合不同因素,考虑是否做进一步调查。
例如,雇员是否绕过雇主,在雇主不知情的情况下,直接向人力部提交意外报告;或是意外在事发许久后才通报当局;或伤势与报告所形容的事发经过不吻合等。
王英娘说,事件若要进一步调查,一般会委任独立理赔师公协助。他们会访问雇主、受伤的雇员和任何目击者,审查文件及收集额外证据。英康保险也会向雇员的主治医生寻求医疗看法,并在必要的情况下,请另一名独立的医疗专家验证伤势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她指出,工伤造假欺诈案甚少发生,但碰到这种时间时,英康保险会通报有关当局包括人力部和警方,并与他们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