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必从事语文教学,才会在工作时引用诗词,商务律师林婷婷为客户建议风险化解方案,有时会引用禅诗“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作为开会的开头,往往能让客户会心一笑,也凸显她的专业思维与文化内涵兼具的个人形象。

华侨中学校友林婷婷(34岁),也是华文语文特选课程毕业生。她与另四名校友星期六(8月2日)在华中语特课程创办35周年和双文化课程迈入20周年的庆祝会上,与学生交流时分享从课程所汲取的知识,如何让他们在各自事业和生活中受用不浅。

林婷婷不仅能使用流利的华语与客户沟通,甚至会引用诗词加强论点。宋代无门慧开禅师所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是她喜爱的诗词。她偶尔会引用来对客户说明,她提出的法律架构可让他们防患于未然,一旦“无闲事挂心头”,他们就能专注发展业务。

“在竞争激烈的法律红海中,我凭借对中文的精准运用与文化理解,开辟出一片独特的蓝海市场,将法律服务与中华文化巧妙融合,客户会感觉与我合作,不仅得到法律保障,更领略到法律文字之外的雅趣。”

林婷婷的专业和语言能力,让她赶上如今不少外来移民咨询投资事宜的市场趋势,事业比同龄人有更快速的发展,27岁时就成为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目前在瑞信德亚洲律师事务所(RHT Law Asia)。

延伸阅读

【校果】双文化课程20周年 专题演讲、论文报告让知识像3D电影活起来
【校果】双文化课程20周年 专题演讲、论文报告让知识像3D电影活起来
世界书香日开跑 结合SG60与科幻AI为探索主题
世界书香日开跑 结合SG60与科幻AI为探索主题

首届语特生:中文可用于金融法律商界等课题

语特和双文化课程分别在1990年和2005年由教育部推出,华中是率先开办这两项课程的学府之一。星期六到华中参与交流会的校友,包括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研究生及专业发展院副院长陈志锐副教授、教师程万里、公务员吕明远,以及私人银行客户经理孙圆媛。

2014年毕业的孙圆媛,也是双文化课程毕业生。她认为,课程锻炼她的逻辑分析、思辨及表达能力,也培养她对政治、社会与经济局势的关注和了解,让她更顺畅地与中国企业家交流。

“我不只与客户聊金融。金融是我取得客户信任(的课题),敲开了这扇门后,才能与他们开始谈。但之前,客户要知道,我是一个‘有料’和有智慧的人。”

谈及接下来对语特和双文化课程的期许,也是首届语特学生的陈志锐指出,在以往,文学往往与华文画上等号,但他认为,人们愈发意识到双文化知识的重要。“也就是说,学习华文须是全方位的,也让大家知道,用中文不只是可以讲风花雪月,也可以讲金融,也可讲法律、商界的课题……如果我们未来的课程可以更多元,包含这些方方面面的相关知识,肯定会改变学生的看法,让他们觉得中文在社会中是可用的。”

华侨中学校友黄天泰配合华中语特和双文化课程周年庆,将自己精心培植的胡姬花献给母校。这个胡姬花品种正式的注册名称为Phalaenopsis Hwa Yuan HCI。(特约李姿仪摄)
华侨中学校友黄天泰配合华中语特和双文化课程周年庆,将自己精心培植的胡姬花献给母校。这个胡姬花品种正式的注册名称为Phalaenopsis Hwa Yuan HCI。(特约李姿仪摄)

约400名校友和师生出席星期六的活动。2023年毕业的黄天泰(21岁)配合活动,将自己精心培植的胡姬花献给母校。这个胡姬花品种6月已于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档案中正式注册为Phalaenopsis Hwa Yuan HCI。

自小六就开始钻研胡姬花培植技术的黄天泰,约五年前开始培植这个新品种。“这株胡姬花介于浅蓝和浅紫色,符合学校所喜欢的淡雅风格。这株胡姬花代表我的祝愿,希望华中的语特和双文化课程继续茁壮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