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必须巩固自身的基本优势,才能在保护主义抬头和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与时俱进,保持竞争力,继续吸引并留住新的投资。
我国政府宣布检讨经济策略,副总理兼贸工部长颜金勇星期一(8月4日)在财政部大厦举行的记者会上也强调,我国必须鼓励和支持本地企业,在本地区发展壮大和拓展业务,把握生产和供应链重组过程中涌现的新机遇。
全球竞争力是这次经济策略检讨的其中一个方向。有关的委员会将致力于研究如何提升新加坡对全球投资的长期吸引力和把握增长机遇,培育一批扎根新加坡,且具全球或区域影响力的本地企业,以及确保新加坡在现有和新兴的全球流通领域,比如商品、资本、人才、数据和能源等方面,继续发挥枢纽作用。
委员会由交通部代部长兼财政部高级政务部长萧振祥,以及贸工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高级政务部长刘燕玲领导。成员包括新翔集团(SATS)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莫智雄、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总裁王金榜、星展集团总裁陈淑珊,以及新科工程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钟思峰等。
多管齐下应对国内外新格局 将我国经济推向更高水平
萧振祥在记者会上说,世界正在发生变化,新加坡的成功建立在开放市场的基础之上,而现在开放市场正逐渐消退,各国纷纷转向内向型政策,实施更多的保护主义措施,比如出口管制、进口限制和投资审查制度。
新加坡国内也面临结构性转变,比如人工智能的发展、向低碳经济的转型,以及人口老龄化。他强调,新加坡未来五年的经济战略,必须适应这一全新格局。
萧振祥说:“幸运的是,我们已经打下坚实的基础。新加坡的核心经济战略依然具有现实意义,但我们必须更果断地开拓新的增长领域,支持具有高潜力的企业,敢于承担经过审慎评估的风险。这也许意味着我们必须接受更大的波动,例如在经济增长速度或失业率上的起伏。唯有这样,我们才有最大的机会,将新加坡经济推向更高水平。”
他也指出,过去数十年,新加坡打造了一个开放、充满活力且坚韧的经济体系,成功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跨国公司投资,并逐步发展成为全球航空、航运和金融的重要枢纽。这让新加坡接触全球市场,并通过先进的技术与专业知识,为人们创造大量优质的就业机会,以及提升生活水平。
萧振祥说,接下来的战略包括协助关键产业中的知名企业扩大在本地的布局,争取更多跨国公司的研发部门与总部落户新加坡;推动已经在印度和东南亚建立根基的本地企业扩展业务规模,扶助增长迅速的新兴企业打入战略性市场;以及在数据和低碳能源的流动中抢占先机,将新加坡打造成为关键节点,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战略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