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士司机俗称“墓地轮班”(graveyard shift)的通宵工作时段,从傍晚6时开始,一直持续到隔天清晨6时。

当大多数人沉入梦乡,50岁的德士司机胡冠伟已连续12年、一周六天,在夜色中穿梭新加坡的大街小巷,只为养活一家五口。

夜幕下的新加坡,他再熟悉不过,而其中最让他心动的,莫过于滨海湾的夜景。

“薛尔斯桥下来之后看到滨海湾,剧院也在旁边,刚好看到富丽敦酒店。晚上打上灯后,水里出现倒影,真的很漂亮。”

谈起这片景致,他眼中满是对新加坡的自豪与喜爱,这份情感也常常感染每一位乘坐他德士的游客。

延伸阅读

儿童院汲取温暖 长大后挥洒社会
儿童院汲取温暖 长大后挥洒社会
新移民以胡姬花为名 在新家园绽放
新移民以胡姬花为名 在新家园绽放

每当接载旅客,他总会热情攀谈,与他们聊起新加坡的历史、多元文化、地标建筑和地道美食。

“我会讲桑尼拉乌他玛(Sang Nila Utama)的故事,幸好他当年看到的是狮子,所以我们才叫‘狮城’,如果看到的是猪,游客还会来吗?”

这番幽默的解说,不仅逗乐游客,也让他们更深刻地记住新加坡从小渔村迈向国际大都会的转变。

当德士司机还得充当导游,胡冠伟不仅乐在其中,更坚信这是一种责任。他说,游客对新加坡的第一印象,往往来自德士司机。

“我尽量介绍新加坡,让更多人认识我们,同时把我们的服务业,提升到另外一个层次。我们做好自己的本分,也是在为国家出一分力。”

胡冠伟每天碰到形形色色的乘客,虽然也遇过麻烦事,但他始终相信,新加坡处处有温情。

12年前刚成为德士司机不久,他载到一名坐轮椅的大叔,主动帮他收起轮椅,放入后车厢。两人一路聊得投缘,大叔还帮他指路。

途中,胡冠伟的肚子突然咕咕作响,被大叔听见了。抵达目的地后,大叔坚持请他吃碗肉脞面。

那一餐后,胡冠伟暗下决心,此后只要遇到行动不便的乘客都要优先接送,尽力帮助他们。

“12年来,我一直记着那一餐,也始终坚持这样的原则,希望用这样的方式回报大叔当年的好意。”

2020年冠病疫情期间,妻子正怀着第三胎,胡冠伟陷入两难,担心若载到确诊者,可能影响妻儿健康;但若停工,又无以维持家中生计。

阻断措施期间,胡冠伟每日收入从两三百元,骤降至二三十元,令他倍感压力。

有一次,他偶然载到一名辅警,闲聊中吐露了自己的困境。辅警建议他到另一个辅警上班集中区碰碰运气,结果果真接到不少单。

“一些辅警得知我的情况后,甚至为了让我多赚一趟,特意让同事等我载送一趟后,再回来载他们。我很感谢他们,帮助我渡过这个艰难时期,让我的收入更稳定,可以养家糊口。”

因此,在胡冠伟眼中,每一位乘客都是贵人。

“我每天载送的,可能是别人的爸爸、妈妈、儿子或女儿。能安全把他们送回家,就是我最大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