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法之徒使出浑身解数,利用五花八门的手法企图走私电子烟等违禁品入境,我国各关卡去年探测到308起涉及电子烟的案件。移民与关卡局强调,将继续多管齐下,通过使用扫描科技、情报分析,以及跟其他执法机构合作等方式,把电子烟等违禁品挡在国门外。

负责我国边境安全的移民与关卡局,一直以来通过多种方式严防违禁品走私入境。随着电子烟问题近来引起关注,当局日前安排驻守兀兰关卡的人员向《联合早报》讲述他们执法时面临的挑战,并说明如何在入境通道查缉违禁品和不法之徒。

兀兰关卡搜查与检验组长黛雅谷(Dayangku Suhaila)关卡稽查官星期一(8月4日)受访说,搜查与检验人员都受过专业训练,能在检查车辆和分析旅客时,通过观察他们的行为举止来识别异常。

“走私分子通常无法正常回答我们的连贯询问,他们使用的车辆往往也会出现人为的改装或破坏。”

对于如何判断是“个人走私”或“团伙走私”,黛雅谷透露,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藏匿物品的方式,以及他们如何应对执法人员的询问。

延伸阅读

半年接逾2500起 当局设举报新平台延长热线严打电子烟
半年接逾2500起 当局设举报新平台延长热线严打电子烟
卫科局起获市价逾20万元电子烟 三人助查
卫科局起获市价逾20万元电子烟 三人助查

她说,个人走私者通常携带数量较少的违禁品,他们一般会不经意地显露紧张和不安,走私的物品则多数藏在随身物件、身上,或车子较容易被发现的位置。

“走私团伙通常准备充分,他们面对盘问时会对答如流,行为举止与个人走私者明显不同。他们的作案手法通常比较复杂,例如将电子烟藏在经过改装的车子,又或车厢里较难被发现的隐蔽部位。”

黛雅谷举例说:“一个较为少见的的手法,是将电子烟藏在准备运送到食品展览的餐盘下面。在某些情况下,走私团伙会将电子烟藏在载有乘客的车辆里,用这些毫不知情的乘客作掩护,试图躲避检查。”

移民局人员接受专业训练 能识别可疑车辆进一步搜查

受过专业训练的移民与关卡局搜查与检验人员,会仔细检查汽车内外所有隐蔽部位,确保没有违禁品。(李冠卫摄)
受过专业训练的移民与关卡局搜查与检验人员,会仔细检查汽车内外所有隐蔽部位,确保没有违禁品。(李冠卫摄)

不过,她强调,虽然不法之徒会一直改变走私手法,尝试躲避追查,但移民局人员将坚守岗位,识破他们的伎俩,避免违禁品进入我国。

兀兰关卡助理指挥官古文汉副监察也说,为防止电子烟之类的违禁品进入我国,移民局采取多管齐下的应对策略。“这包括使用扫描技术、依靠执勤人员的经验,以及与其他执法机构紧密合作。”

此外,移民局旗下的综合目标中心(Integrated Targeting Centre)也会通过数据分析,协助关卡前线人员识别有必要进一步检查的可疑车辆和乘客。

今年4月,移民与关卡局在脸书上载了与卫生科学局合作的短视频,并指单在2024年,当局在各关卡探测到308起涉及电子烟的案件,至于起获的电子烟数量则不得而知。

当局也于星期一下午安排媒体到兀兰关卡入境车道和入境货物通道,了解当局如何在边境执行搜查任务,以及如何利用科技提升侦查能力。

在入境车道,搜查与检验人员会依据经验评估和拦下可疑车辆展开进一步搜查。据观察,搜查的地方包括车座位下方,还有后车厢下方。

在入境货物通道,罗厘等大型车辆入境时会先经过射线照相扫描机,图片分析员跟着会分析扫描图片,根据货物的密度或形状等,与所申报的货物进行比对,找出是否有可疑之处。

一旦发现异常,罗厘就会在通关后被令停在检查站,由移民局人员进一步搜查。据观察,当局会叫驾驶员卸下货物,详细检查是否藏有非法物品等。

移民局强调,作为边境守护者,当局会致力在维护边境安全和促进安全贸易及人员旅游往来之间取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