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性独立自主的倡议普遍化之前,75岁的郭月娘已经凭着靠自己、不服输的心态生活了大半辈子。虽然没有走上结婚成家、生儿育女的道路,如今独居的她,仍以乐观积极心态面对老龄生活,认为养老是先养自己,不将之视为他人责任。

生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父亲经营船务公司,郭月娘在六岁那年,和家人一同移居新加坡。成年后,她自愿参加国民服役,在军营里当会计文员,并在那时候成为新加坡公民。

在那个年代,女性的最终归宿似乎只能是成为妻子、母亲,人生才算完整,郭月娘不是没有被母亲催婚,却坚持追求个人理想和自由。

“我比较坐不住,从小不想当那种听话的小孩。父母因此吵过架,妈妈认为再这样放任我,我会嫁不出去,但我知道自己不是贪图玩乐享受,而是有自己的追求。我一个人,想做什么就去做,谁也不拖累,如果突然生活中出现一个人,要我改变计划,我会受不了。”

郭月娘曾在乌鲁班丹军营服兵役,因距离住家很近,父亲给她买了电单车方便入营。(受访者提供)
郭月娘曾在乌鲁班丹军营服兵役,因距离住家很近,父亲给她买了电单车方便入营。(受访者提供)

医生举荐赴日深造

父亲深知她的性格,允许她随同远赴日本学医的兄长出国留学。回到新加坡后,她在新加坡中央医院当物理治疗师,因勤奋好学,经由医生举荐再到日本升学,再次学成归来时,被派往心脏中心当护士。

受访当天,见郭月娘走起路来稳健快速,若不是听她提起,难以想象她的腿脚做过手术。郭月娘说,部分原因可能是当护士时,遇过一个体格健壮的失聪病人,因听不清指令,跌坐在她身上,两人重重摔倒,腿脚后来就留下了伤患。

“医生说手术后至少要留医一周,但我躺在医院里,包着尿布很不舒服,要求物理治疗师检查我的情况。意识到我复原得还可以,医生四天就让我回家了。”

意志坚定勇于尝试

单身的郭月娘,住在宏茂桥政府租赁组屋,活跃于附近的太和观活跃乐龄中心。她曾经参加过义剪活动,得知人民协会举办乐龄导览团,也鼓励其他人一同参加,还曾经替本来兴致缺缺的街坊垫费。

自称坐不住的郭月娘热心社区服务,曾参加过义剪活动。(特约伍书永摄)
自称坐不住的郭月娘热心社区服务,曾参加过义剪活动。(特约伍书永摄)

由于原生家庭条件好,加上有积极好学的精神,郭月娘过上称心如意的理想生活。这辈子,她意志坚定,勇于尝试,热心服务社会,直到迈入老龄亦不例外。

见证新加坡独立建国,走过60年岁月,郭月娘认为,如今的政策比以前要完善许多。曾为医疗服务业者,她不仅见证慈怀疗护和免费疫苗等惠民措施,也看到单身人士可以自己拥屋的改变。她说,随着社会发展与政策调整,人们在经济独立、身心健康的前提下,拥有了更辽阔的人生选择。

时局一直改变,郭月娘认为,要过上理想生活,还是要靠自己,不能全然依赖政府或社服机构。她感慨道,短短六十载,新加坡早已今非昔比,但只要心怀热忱、拥抱变化,银发之年同样可以追逐梦想。

“从前只有对讲机、电脑,谁曾想过这辈子还能见证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 此刻我的梦想就是好好照顾自己、爱护自己,多活几年,跟着新加坡一起成长,看看这世界还能变出什么新花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