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国手到裁判,再到新加坡体育理事会关怀部(SportCares)副主任,负责将体育推广给弱势青少年群体,林鸿臻的人生从未离开过体育。

将满40岁的林鸿臻是前钩球国手,为新加坡征战过不少区域性大赛。他最初的梦想是代表新加坡打入亚洲运动会,却不幸在一次脚踏车事故中受伤,导致左肩膀脱臼,无奈在19岁时结束运动员生涯。

林鸿臻后来改当裁判,20年来共参加过三届亚运会和三届奥运会,以另一种方式实现踏上国际体育大舞台的梦想。如果身体情况允许,林鸿臻希望自己还能在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上担任裁判。

因为对体育的热爱,林鸿臻在2020年加入体育理事会,一开始在ActiveSG钩球学院担任院长,负责推动本地钩球发展。2023年末,他选择转入体理会关怀部,希望能进一步回馈社会。

林鸿臻目前的工作,专注于把体育推广给两个弱势青少年群体,一是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二是特需儿。

他说:“我们想通过体育,帮助低收入家庭儿童摆脱贫困的恶性循环。至于特需儿,因为害怕被人指指点点,一般到了18岁后就没有地方也没有机会接触体育,所以我们自2018年起推出名为Play-Ability的项目,让他们每周都能与其他健全人士一起做运动,促进社会包容性。”

林鸿臻认为,自己的工作极具挑战性,也让他很有满足感。他特别感谢妻子和两个女儿给予他全力支持。

新加坡近年来大力推广体育,对林鸿臻来说,将体育带入社区,让不同背景的儿童和青少年能从小接触体育,是政府迄今为止推行的最佳政策之一。

他说:“我希望新加坡的体育能更具包容性,不仅为健全人士提供平台,更要让残障人士和特需群体享有平等参与的机会。我也希望我们的社会能更热爱运动,让全民变得更健康、更活跃,同时推动每个人树立终身运动的健康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