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邻佛牙寺的牛车水大厦二楼,是一处人声鼎沸、宛如迷宫的小贩中心,两百多个摊位琳琅满目,各样美食飘香四溢。47岁的周志伟自小便在这里长大,童年时放学后第一件事就是跑来帮父母打下手。2014年父亲离世后,他毅然接手父亲留下的“金记潮州卤鸭·粿汁”档口,至今已超过十年。

周志伟小时的梦想,是当个在冷气房里工作的白领。“不过像我这样不爱读书的人,很早就知道自己不是这块料。父亲去世前,我答应他会继续把小贩摊经营下去。”

尽管从冷气房到热炉灶的反差巨大,周志伟却是个喜欢动脑筋、锐意创新的人。接手档口后,他推出“潮州粿汁便当”,借鉴日式料理的摆盘方式,把卤蛋改成半熟蛋,将传统美食赋予年轻人更熟悉的面貌。“很多年轻人原本不吃粿汁,现在看到拍照好看,也愿意尝试。”

周志伟自有记忆起,父母就在这个卤鸭粿汁摊辛苦劳作,撑起一个家。(何炳耀摄)
周志伟自有记忆起,父母就在这个卤鸭粿汁摊辛苦劳作,撑起一个家。(何炳耀摄)

冠病疫情期间,小贩行业受重创,许多摊贩手停口停。他在脸书发起“Hawkers United”群组,协助其他小贩线上接单、团购集配。如今该群组已有超过33万人,当中有摊贩、配送员和顾客。

也正是在那段时间,他开始意识到数码支付的重要性。“政府刚推行SGQR扫码支付的时候,我跟很多老人一样觉得麻烦,用现金多简单。可是疫情期间,大家都意识到无接触支付的好处,现在我反而觉得找钱麻烦。疫情过后游客回流新加坡,SGQR码也为使用微信、支付宝的外国游客提供便捷。”周志伟说,如今有过半数小贩使用SGQR码,普及率不低。

两个月前,他开始尝试在TikTok上直播售卖自家辣椒酱,“买的人不多,但我想尝试。小贩也需要有自己的品牌和传播方式。”

作为小贩第二代,他对小贩文化2020年被列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感骄傲。在他心中,小贩文化不仅是代代相传的味觉记忆,更是每个新加坡人共有的生活记忆。“不管是千万富翁还是普通人,一定都在小贩中心吃过饭。”

但现实也在悄然改变。尽管牛车水大厦依旧热闹非凡,周志伟所在的那一排档口因有些偏僻,已有10个摊位拉下铁门停业。越来越多购物中心附设冷气食阁,带来舒适与竞争。近来,食材价格年年上涨,酷热天气日益加剧,也影响小贩生计。“35、36度的气温已成常态,我有时自己都不想排队买午餐,更别说穿衬衫的白领或化妆精致的顾客了。”

周志伟的“新加坡梦”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如今他正在物色店面,准备开一家潮州餐馆,做出精致的卤菜。

“我最大的愿望,还是国泰民安。”周志伟说:“新加坡有不同种族,但说到底我们是一家人。现在世界局势动荡,希望新加坡人能够团结,不被外界纷扰影响。”

他也挂念年迈无依的独居老人:“老龄化是必然趋势,如今独居的人越来越多,希望政府和社会能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

以后还会有人愿意做小贩吗?他想了想说:“应该还是会有,但可能越来越少了。”他希望未来的小贩中心能有自动调节温度的装置,“但如此一来又好像跟食阁没什么两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