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建筑环境领域企业的创新科技也能走出国门,将技术产品销往海外,造福更多人。
国家发展部长徐芳达受访时说,国家发展部将加强与建筑企业的合作,帮助他们开发突破性创新技术,改善建筑环境业的运作与流程,并走向国际化。
他举例说,当局与本地注册公司Greehill合作,联合开发可远程检查和评估树木健康的管理系统,不但能应用在国家公园局管理的树木上,也将这套系统销往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韩国和马来西亚等地。
当局也通过未来城市(Cities of Tomorrow)科研计划,推动新公司的成立。例如新成立的Genios私人有限公司就能将一项可显著提升组屋吊装作业准确度、安全性和效率的先进智能吊装系统商业化。
徐芳达指出,在吊装组屋预制部件时,这项技术可以自动调整和稳定部件位置,减少人力需求和时间,同时提升安全性和效率。“这项技术目前仍处于研发阶段,公司希望研发工作能取得进一步进展。但我们已可以看到这类科技有很大潜力,不只是本地的建筑行业可以从中受益,也能销往海外造福他人。”
多方面助业者应对美国关税挑战
问及当局会如何帮助建筑业者应对美国关税可能带来的成本或生产力挑战,徐芳达说,政府正密切关注全球供应链及全球关税对进口产品成本的影响。
当局希望能继续与美国以外的不同国家的伙伴合作,重新调整部分供应链,以确保供应稳定,也让业者能有更多样化的供应来源,应对不时之需,这也是防止价格上涨的最佳保障。
徐芳达指出,海外一些先进科技如机器人技术、用于状态监测的工具等,成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在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下,这些科技可能会寻找新的买家,或许会来到本区域。这会带来新的机会,不过也须协助本地公司和员工高效应用这些技术。
徐芳达坦言,有些成本,例如土地和人力成本很难降低。“我们或许不是成本最低的地方,但也不应无必要地收取更高费用。我们竭尽所能提高效率和生产力,这须要全体社会的共同努力,劳资政三方合作伙伴紧密合作,政府将尽最大努力提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