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男子开设三家不同的移民服务咨询公司,声称能协助申请者提高取得我国永久居民的概率。新加坡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取得庭令,要求男子停止一切不公平交易行为,并在本地主要报章和用来行销的线上平台刊登庭令,同时在与潜在客户签约前告知对方相关庭令。
竞消委星期一(8月11日)发文告说,委员会在7月22日针对数家移民服务咨询公司取得庭令,这些公司的老板都是郑永德(译音)。这是竞消委首次对通过开设新公司规避追查者采取法律行动。
竞消委指出,郑永德的三家公司——Paul Immigrations、VED Immigrations和SAVA Immigrations,在推销过程中夸大申请永久居留权的急迫性,并误导消费者,保证通过公司提交的申请一定会成功。
自2020年1月以来,新加坡消费者协会已接到183起针对Paul Immigrations的投诉。协会过后介入,并在2021年9月,与公司签署自愿遵守协议(Voluntary Compliance Agreement),要求对方停止不公平的做法,并赔偿受影响的顾客。然而,协会过后还是持续接到投诉,因此将案件转介竞消委跟进。
竞消委发现,郑永德在关闭Paul Immigrations后,开设VED Immigrations继续以类似手法营业。后续调查也揭露,郑永德还经营另一家名为SAVA Immigrations的公司。
写剧本给员工推销 通过电眼观察员工表现
竞消委的调查显示,三家公司在网站上提供表格,供潜在客户评估自己获得永久居民的概率。然而,在填写表格后,潜在客户并不会在网上收到评估结果,而是会接到电话邀请,参加所谓的“免费咨询”。
公司职员过后会做出毫无根据的陈述,声称新加坡永久居民政策变化迅速、而且申请者之间的竞争激烈,制造紧迫感以劝说客户尽快申请。随后,销售人员还会无端保证,只要客户使用公司的服务,申请就一定会获批。
竞消委说,郑永德实际上负责上述三家公司的营运,并有意实施不公平交易行为。与此同时,他更是“幕后写手”,负责为职员编写剧本来说服潜在客户。为确保职员遵从,他通过闭路电视观察职员的“表现”,实施奖罚制度,以确保员工遵循其方法行事。
竞消委首席执行官高明新说,上述公司利用消费者对新加坡移民制度的不熟悉,误导他们支付巨额费用以获取移民咨询服务。“幕后主使试图通过关闭最初的公司,再转而通过其他公司延续相同做法,来逃避监管。”
消协会长杨益财则指出,这次的判决对市场发出强烈信号,即绝不容忍业者通过不公平手段,占消费者便宜。“恶劣的业者最终将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消费者若需要帮助,或想举报不公平交易行为,可拨打消协热线62775100,或上网www.case.org.sg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