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只社区猫离奇死去,其死因到底该由谁来查明?
今年5月,义顺社区猫“金刚”被发现在组屋底层惨死,骇人死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经国家公园局调查,最后判定“金刚”死于交通事故,排除凌虐行为。然而,有不少公众仍不信,质疑当局草率了事。
《联合早报》摄制队日前随公园局重返事发地点,并邀请公园局执法与调查处长张健奕分享调查程序,揭示团队如何重构案情。他指出,调查团队必须亲临现场了解实际情况,才有助于厘清事件的来龙去脉。
张健奕透露:“调查过程中若能接手动物尸体,公园局会将其送去解剖,因为遗体本身就是个关键证据。”
动物遗体的解剖检验,由公园局旗下的动物与兽医科学中心(Centre for Animal & Veterinary Sciences)负责。动物与兽医事务组动物驯化中心处长陈桂月医生示范检验过程时强调,唯有透过科学手法,才能客观准确地识别出动物遗体上存在的具体损伤。
陈桂月医生说:“一旦解剖结果出炉,调查团队就能专注于判断伤势是意外造成,还是人为所致。”
此外,基层组织的贡献亦能有效辅助调查工作。猫福利协会主席维拉古玛(Thenuga Vijakumar)受访时说,该协会若接获通报,会迅速派遣义工团队,前往事发地点展开信息搜集工作。
维拉古玛解释道:“猫福利协会没有调查的授权,但我们义工们能做的,是扩大覆盖面,弥补官方调查力量的不足,获取那些可能被遗漏的关键信息。”
在“金刚”案件中,猫福利协会究竟搜出了哪些补充情报?面对公众对调查周期过长的质疑,公园局又将给出怎样的回应?点看视频,跟着《联合早报》的镜头,深入了解爱猫人士如何守护社区猫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