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居民的定期阅读率仍有提升空间,专家建议推广阅读俱乐部等社交活动,以及让人们在超市等场所更容易接触到书籍,进一步激发阅读兴趣。

6月公布的2024年全国阅读习惯调查报告显示,本地居民的整体阅读率仍良好,近89%成人及81%青少年每周阅读超过一次

人们对数码读物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但实体书仍在本地人心中占一席之地。每四名书籍读者中,仍有三人会阅读实体书。

调查也发现,多数人更注重阅读的实用价值,而非全然为了乐趣。成人受访者中,逾九成认为阅读有助拓展世界观、提升思辨能力。愈加忙碌的生活,让人们更倾向从事其他休闲活动,未必把阅读视为首选。图管局指出,这或显示人们的集中力越来越短。

多元渠道促阅读 提升便利与兴趣

图管局说,在鼓励新加坡人定期阅读和重新发掘阅读乐趣方面,仍有进步空间。当局会探讨如何借助社交活动等体验,让阅读变得更有趣味,并会继续扩大和提升实体与电子书馆藏,同时也会扩大凝聚点计划(Nodes),将图书馆数码资源与学习体验带入更多日常生活空间。

延伸阅读

公众去年电子书借阅量占整体总借阅量近四成 10年来最高
公众去年电子书借阅量占整体总借阅量近四成 10年来最高
全国阅读习惯调查:超过八成的成人和青少年每周阅读超过一次
全国阅读习惯调查:超过八成的成人和青少年每周阅读超过一次

图管局也会继续支持本地作家,让更多人欣赏本土文学作品。

国立教育学院副教授罗敬毅认为,鼓励定期阅读习惯,关键是让人们更轻易获取书籍和有时间阅读。

“我最近常琢磨,超市是否也能摆卖书籍?书籍的利润未必比日常用品来得多,但这是否能让顾客在选购日用品时,也选择几本感兴趣的书?”

她认为,学府、图书馆和社区,甚至企业或机构等职场内举办社交活动如书籍讲座和阅读俱乐部,也是鼓励阅读的好方法。“学校应继续设定固定的阅读时间,并且确保学生在校内图书馆或在班上能借阅符合他们年龄并让他们感兴趣的书籍。”

另一方面,2024年,图管局属下28个区域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国家档案馆和前福特车厂的访客达2080万人次,比前年多100万人次;若对比2015年,则减少20%。

图管局指出,疫情后,属下设施访客人次持续稳健增加,而当局举办的其他实体活动的参与者也有实质增长。去年,286万人次参与当局举办各项展览及写作学习坊等活动,比2023年的200万人次增加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