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科学局和警方联合展开相信是近年来最大规模、针对夜间场所内吸电子烟的突击执法行动。单是一个晚上,就查出涉吸电子烟的115人,其中五人疑持有含依托咪酯的“丧尸烟弹”(Kpods)。
《联合早报》记者星期六(8月16日)凌晨随同当局突击两家夜间场所,采访打击电子烟的行动。
卫科局发言人透露,当局在行动中查获年龄介于17岁至61岁的115人,他们涉及电子烟相关违法行为,其中五人被发现持有疑似含依托咪酯的丧尸烟弹。
当局共起获超过280支电子烟及相关组件,以及八个丧尸烟弹。
凌晨1时许,记者随当局抵达哥里门街(Coleman Street)一家购物中心内的夜店。执法人员完成搜查后,允许媒体进入观察。
夜店经过一番突击检查后已开灯,场内气氛安静,只有被发现持有电子烟的顾客在场接受问话。
两个包间内各有一男一女,男子身上搜出三支电子烟和一支疑似含依托咪酯的丧尸烟弹。女子身上则有两支电子烟,以及一支疑似含依托咪酯的丧尸烟弹。
此外,当局在夜店内还搜出另九支电子烟、一个烟弹、两个疑似含依托咪酯的丧尸烟弹。
凌晨2时许,执法人员到同一购物中心内的另一家夜店突击检查。在场的四男一女被发现持有九支电子烟。其中一名男子一再双手合十,向执法人员表明自己“并非有意”持有电子烟。
一名女子则告诉记者,一个月前才开始吸电子烟,并强调“绝对不是想玩有毒的那种”,只是想借此戒掉传统香烟,缓解尼古丁瘾。
这家夜店早前于6月13日被卫科局突击,当时店内45岁的夜总会经理因向员工售卖电子烟,当场向执法人员承认罪行后被捕。
之后,卫科局还搜查他的车子与住所,并循线查获与他有关的非法分销网络。
当局同天晚上在全岛范围内的公共娱乐场所,包括酒吧、夜店和卡拉OK展开执法行动。
据了解,执法人员在进入夜店后会先对客人进行搜查,不少人被查到时会尝试逃避称电子烟是刚捡到的,或推脱说不是自己的。
客人逐个被检查后,当局会进一步搜查场地。这时会搜到“无主”的电子烟,有一些在桌下,一些在沙发下,有一些甚至还在充电。
截至凌晨近3时许,警方发言人透露已有640人受查。
夜店:开业四个月 一个月内被突击三次
其中一家当晚被突击的夜店管理人主动告诉《联合早报》,夜店才开业四个月,一个月内已被突击三次。虽然每次行动都会导致不少顾客匆忙离场,影响生意,但他理解当局执法的必要性。
“客人接受搜查后被要求下楼离开,接着当局把店内从里到外彻底搜查。结果当晚至少有3000元的账单因顾客直接离开而没付清。”
他说,8月13日惹兰红山组屋致命火患中丧生的男子,正是夜店的保安人员。由于少了一名安保人手,可能因此在检查顾客是否有携带电子烟方面出现疏漏。
“我们通常会安排保安检查客人的包,但最近人手紧张。检查时有些客人会不高兴,对女生搜身更不方便。”
他说,如果在店里发现有人吸电子烟,工作人员会进行劝阻。“我会告诉他们不要拖累我们。但我们没有权力没收,只能替他们保管,等他们离开时再交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