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初试丧尸烟弹,今年即开始每天吸一到三个烟弹,18岁青年庆幸朋友和父母及时介入,让他成功戒烟。他同时希望政府下来提升执法力度,能起到震慑作用,让人不碰电子烟

18岁的马尔科姆(化名)从中二开始吸烟,后来接触到电子烟。他通过电邮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他当时几乎每一个小时都要到校内厕所吸电子烟,其间也两次被捉,并曾被打鞭,但这些都没有让他戒烟。

2024年底,马尔科姆开始尝试含麻醉剂依托咪酯(etomidate)的丧尸烟弹(Kpods)。他当时试了几口,即发现丧尸烟弹和香烟或电子烟相比,会带来约20秒至30秒非常强烈的兴奋感觉。

“这让我不断想吸丧尸烟弹,以保持这种快感。”

今年3月起,马尔科姆开始每天吸丧尸烟弹,每天至少用一至三个烟弹。“我从一份兼职工作中拿到了奖金,便把它全部用来购买丧尸烟弹。花完后,我让朋友帮忙买烟弹,然后我们一起分享。”

延伸阅读

电子烟将视为毒品 政府全面加强执法与教育
电子烟将视为毒品 政府全面加强执法与教育
【早知】披着电子烟外衣的“丧尸烟弹”为何可怕?
【早知】披着电子烟外衣的“丧尸烟弹”为何可怕?

吸丧尸烟弹使他逐渐孤立自己,不和他人沟通,也数次“断片”和出现幻觉。他的朋友在一个月后发现异样,联系上他的父母,希望能给予帮助。

他的父母随后联系上关爱之家WE CARE社区服务成瘾康复中心,马尔科姆从5月19日开始参与辅导和戒烟计划。“我花了几天时间戒除丧尸烟弹的烟瘾。在参与活动期间,我结识了同样努力戒烟的人,这对我帮助很大,因为大家能够互相理解和鼓励。”

马尔科姆虽然仍在康复当中,但已下定决心戒烟,他也希望当局加紧管控后,能起到威慑作用,让大家三思而行,避免吸电子烟或丧尸烟弹。

协助他康复的关爱之家WE CARE社区服务成瘾康复中心辅导员马玉银受访时说,马尔科姆愿直面不安,并坚定地参与计划,对他成功戒烟大有帮助。

马尔科姆最后说:“如果有需要,应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远离电子烟或丧尸烟弹。”

淡滨尼集选区议员陈以君。(邝启聪摄)
淡滨尼集选区议员陈以君。(邝启聪摄)
“总理提到的许多关于下一代的挑战,我非常认同。身为一名母亲和教育工作者,我特别关注我们的下一代如何克服这些问题。比如,现在很受关注的电子烟(vaping)课题、孩子在家使用电子设备的情况,以及如何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总理提到教育部可能会调整课程,并在公民与品格教育中加入更多价值观相关的内容时,我觉得这是很好的方向。” ——淡滨尼集选区议员陈以君
杨厝港区议员叶汉荣。(档案照片)
杨厝港区议员叶汉荣。(档案照片)
“我认同总理的担忧,Kpods(俗称“丧尸烟弹”的电子烟)本质上是一个涉毒问题。它们表面上或许看似无害,但它是传递工具,会让青少年接触到有害物质后染上毒瘾。 未来,我希望看到在预防和教育方面有更大的推动,以便从上游着手,让年轻人和他们的家长能清楚地了解其中的风险。在这同时,我们必须帮助那些可能已经在尝试的人,防止演变成长期毒瘾。”——杨厝港区议员叶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