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和新加坡人要持续进步,好的计划和策略只是第一步。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是人民的集体意志。我们必须彼此信任,必须坚信最好的日子还在前方。这就是将我们凝聚在一起并推动我们前进的新加坡精神。
我们的先辈就体现了这种精神。建国先贤纪念园最近启动了“我们是新加坡公民计划”,这个项目旨在记录1966年首100万名获得粉红色身份证的新加坡人故事,其中包括袁秀梅女士。她经历了种族骚乱的恐惧和不确定性。然而,留在她记忆中的是邻里之间,不分背景地如何团结互助,比如在宵禁期间分享食物。她是家中13个孩子中的长女。她从小就必须工作来养家。但她从不放弃,她上夜校,学习英语,并一步步晋升为一家化妆品公司的经理,领导一支销售助理团队。如今85岁的她依然活跃,在社区中做义工。我们向袁女士,以及所有我们的先辈们致敬!
这样的故事让我们想起先辈的坚韧和默默付出的力量。他们经历了巨大的苦难,但他们共同面对这些考验和磨难。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作为一个民族变得更加紧密。他们的经历赋予他们深刻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命运感。他们不仅关注自己,也关注彼此。后代并没有经历同样的磨难。我们这些在独立后不久成长的人,会记得70年代的生活是怎样的,那是一个国家转型时期。但对年轻一代的新加坡人来说,今天的新加坡是他们所知的唯一一个新加坡。如果他们足够幸运,他们可能仍然会听到祖父母,甚至曾祖父母的故事。但随着每一代的过去,这些故事变得越来越遥远,越来越模糊。
毫无疑问,我们也面临过自己的挑战和考验。近年来,我们不得不应对冠病疫情。这无法与我们的先辈经历的战争、贫困、匮乏和暴乱相比。但冠病疫情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危机。在那个严峻时刻,我们团结一心,互相照应。我们度过了疫情,不仅因为政府的措施,更因为我们的新加坡精神。冠病疫情已经结束,它像一场噩梦,我们想忘记并将它抛诸脑后。但我们当时所唤起的精神绝不能消逝。它不应该只在危机时刻才出现。我们必须将这种精神保持下去,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让它成为我们每天生活和彼此相处的一部分。
为“我们”尽一分力 “我”也将繁荣昌盛
这意味着加强彼此间的联系,意味着我们都感同身受,不只顾及自身利益。我们在国家信约中这样说,它以一个简单而深刻的声明开始:“我们是新加坡公民。”不是“我”或“我的”,而是“我们”。为了让新加坡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成为一个“我们优先”的社会。如果每个人都只考虑“我”,把“我”放在“我们”之前,那么我们就完了。社会将分裂,一切都将崩溃。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为“我们”尽一分力——关怀、贡献、互相照应——那么“我”也将繁荣昌盛。因为当整体强大时,我们每个人也会变得更强大。这就是我们如何加强新加坡精神:通过鼓励新加坡人挺身而出,互相承担责任,塑造我们社会的品格和未来。
政府无法强制或指导这一点。但我们可以鼓励和支持,我们当然也会认可和庆祝这些努力。让我讲述三个例子。第一个是亚西尔(Yasser Amin)。去年我见到他时,他与我分享了他的故事。2020年,他偶然发现一个组织海滩清理活动的Telegram群组。他很好奇,决定试一试。从那时起,他一直做志愿者,现在他自己组织清理活动。如果你们有兴趣,请在周六早上到东海岸海滩加入他的行列。
还有阿德里安娜(Siti Adriana Bte Muhamad Rasip)。她在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实习,了解低收入家庭面临的挑战。这激发她共同创立“赋能家庭倡议”。它通过补助金、配对储蓄和同伴支持网络来支持低收入家庭。这项计划改善了许多家庭的生活,其中一些受益者后来也与她一起回馈社会。我分享了两个年轻人的例子。
我的第三个例子是一名乐龄人士——许承俊,他荣获2024年《海峡时报》“新加坡年度人物”奖。在成功担任管理顾问之后,他创办了“厨尊”食阁。它为残障者提供就业机会,使他们通过工作找到尊严。我最近参观了厨尊,亲眼目睹他们所做的非凡工作。他们不仅仅是创造就业机会,他们恢复了希望,释放潜力,并向我们展示建设一个让每个人都能有尊严地生活的社会意味着什么。这些是我们必须共同努力实现的目标。
这些例子表明,当我们尽自己的一分力去努力时,我们就能加强彼此间的联系,并让新加坡精神蓬勃发展。在许多国家,我们看到这种自下而上的集体行动,是因为政府没有有效运作、效率不足。人们对缺乏行动和进展感到沮丧,所以他们挺身而出,自己动手解决问题。新加坡的情况不同。没有人希望政府做得更少或变得低效。相反,我们努力提高效率和响应能力。在某些领域,政府可以而且应该做得更多,特别是为有需要的人提供更强的社会支持。
但这不仅仅是政府做什么,我们当然不希望最终成为一个人们完全依赖政府的社会。这关乎我们所有人都尽自己的一分力,政府、企业、员工和工会、社区团体和民间社群。所有人为新加坡和我们的同胞的利益而团结起来,并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前进。
这就是我和我团队的领导方式。不仅仅是为新加坡人做事,而是与新加坡人一起做事。我们组织了“黑客马拉松”,以便公民可以利用技术解决问题。我们召集了“公民小组”,研究并提出一系列问题的政策变更,从应对糖尿病到提高就业韧性。通过“青年小组”,我们赋能年轻人制定关于金融素养、就业机会、数码韧性和回收利用的倡议。
我们将继续做所有这些,以及更多。我们将开辟更多途径,让你们的声音被听到,并让你们参与进来。这不仅仅是提供反馈或分享想法,而是与我们和你们的新加坡同胞合作,卷起袖子,提出解决方案,并将建设更美好新加坡的好想法变为现实。
这个过程不会总是顺利。它可能混乱、反复,并且比我们希望的要慢。但我有信心如果我们坚持不懈,我们将取得更好的结果。因为我们将建立更强的信任、更深的主人翁意识和拥有更大的共同目标。我们将共同保持我们的新加坡精神鲜活,不仅为了今天,不仅为了明天,而是为了未来更多的世代。
国小但只要信念坚定 另一个60年还有大作为
这种新加坡精神,是我们挑战逆境的集体意志,我们对共同未来的信心,以及我们彼此间的信任,这始终是我们的驱动力。它将我们从几乎不可能的起点建国,塑就为小国也可以有大作为的光辉典范。60年,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并不算长。但对新加坡而言,每一年都是通过我们人民的坚韧、牺牲和决心而努力得来的。
过去,当你告诉外国人你来自新加坡时,你可能会遇到困惑的眼神问你:新加坡在哪里?今天,人们几乎马上就知道。新加坡这个品牌备受推崇和尊敬。人们都惊叹于这个小红点在短短几十年间就取得了如此大的进步。
SG60之后,新加坡的下一步是什么?有些人认为我们已经成功了,甚至达到了巅峰。毕竟,我们已经从第三世界跃升到第一世界。所以他们问:我们真的能保持下去吗?都已经到达第一世界了,肯定不会再有太大的发展空间了吧。但那是一个误解。
是的,我们已经走了很长一段路,我们现在处于更高的水平。然而我们不能停滞不前。因为在当今世界,停滞不前就意味着落后。我们要么继续前进,向上发展,否则我们将走下坡。
继续前进不仅仅意味着跟上步伐,它意味着怀抱更大的梦想,更大胆地开拓新领域,准备尝试新事物,即使我们可能跌倒或失败,但那是唯一能攀升更高的方式。体育运动也是如此。几周前,我们主办了世界水上运动锦标赛。新加坡运动员与世界顶尖选手正面交锋。泳将颜欣慧毫不畏惧,迎接挑战。她在进入女子1500米自由泳决赛的过程中,打破三项全国纪录。正如她所说:“我们只是一个小红点,但我相信我们能够取得伟大的成就。”
同样的精神必须也指引着我们的国家。我们可能国土面积小,但团结一致,我们能成就伟大的事情!伟大不仅体现在大型项目上,它也体现在每一个新加坡人的抱负和希望中:努力求学的学生;为家庭辛勤工作的父母;挺身而出、有所作为的志愿者。所有这些都触及了我们作为新加坡人的核心。我们为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情感到自豪,并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我们永不放弃,我们永不辜负彼此。这就是我们取得卓越表现的方式,这就是我们作为一个民族和国家将继续保持卓越的方式。
最重要的是,我们对我们的社区、对彼此、对新加坡有信念。只要我们团结一心,相信没有我们无法克服的挑战、没有我们无法实现的目标。如果我们坚定这个信念,我们将继续开辟新天地。我们将迎来新的里程碑——不是喧闹的庆祝,而是带着沉稳的自信。我们将书写新加坡故事的下一章——同行六十载,共写新篇章。我们将携手共建卓越坚韧的新加坡!
备注:以上是黄循财总理国庆群众大会英语演讲部分内容,点击阅读其他内容
我们的建国和立国一代,经历了非凡的成长,以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我们年轻一代,虽然在更舒适的环境成长,但是依然面对这一代的挑战,依然需要一股百折不挠的精神。 我希望我们的建国一代能跟年轻一代分享他们的经历,让他们的故事代代相传,也让年轻一代从中获得启发。几代新加坡人在社区里一起活动,跨代共融。这就是我们的新加坡精神! ——丹戎巴葛集选区议员符策翔
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大难临头各自飞是个容易的选择,国人教育水平和流动性越来越高,也更有能力可以这么做。如果一旦面对挑战就出现这种情况,我们的社会将迅速撕裂。不过,新加坡有保持强韧和团结的能力。 正如总理在演说中提到,新加坡在历史进程中经历了许多挑战,但我们建国一代、立国一代和壮龄国人坚韧、自强不息,以及同心协力的精神协助新加坡渡过艰难时期,成就了今天的新加坡。若他们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我们不会取得今天的成就……因此,在新加坡独立60周年的节点上,我们更应该坚守先辈的建国精神,继续携手迎难而上。 ——马林百列—布莱德岭集选区议员陈佩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