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问题日益严峻,本地公共交通业者配合执法,在地铁、巴士,以及车站加强巡逻。
陆路交通管理局星期一(8月18日)在脸书发文说,站务人员将在公共交通网络内加强巡查,一旦发现有人吸电子烟,将请当事人离开现场,并通报相关部门。若乘客神志不清,警方则可能介入。
陆交局也呼吁公众共同维护良好、舒适的通勤环境,并提醒在本地吸电子烟属违法行为,违者可罚款最高2000元。
我国自2018年起禁止电子烟,但问题近年加剧,含麻醉剂“依托咪酯”(etomidate)的“丧尸烟弹”(Kpods)更引起社会关注。
黄循财总理星期天(17日)在国庆群众大会上说,我国目前为止一直把电子烟视为烟草,最多处以罚款。不过,考虑到电子烟未来可能含有比依托咪酯更具成瘾性和危害性的毒品或有害物质,政府决定将电子烟当成毒品问题应对,全面升级执法和公共教育。
随着政府向电子烟宣战,相关机构和业者也陆续加强配合。公交业者SMRT和新捷运便积极响应,在地铁站闸门、月台等显眼处投放广告、张贴告示,提醒乘客公交系统全面禁用电子烟。
SMRT地铁总裁蓝晓开回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说:“SMRT采取了额外措施,提醒乘客吸电子烟是被禁止的。站务人员在巡逻时会举告示牌,所有SMRT运营的地铁站闸门附近都安装了醒目的标识。”SMRT目前经营地铁东西线、南北线、环线和汤申—东海岸线。
SMRT星期一在脸书发文说,公司致力于营造安全的乘车环境,对电子烟实行零容忍,一旦发现违规将通报当局。公司也呼吁公众,共同杜绝电子烟、守护公共空间。
新捷运发言人答复本报询问时则说,已在旗下所有巴士转换站和地铁站,张贴反电子烟海报,提醒并劝阻乘客吸电子烟。公司也同步在社交媒体宣传。新捷运现经营地铁东北线和滨海市区线。
发言人说:“如果工作人员巡逻时,发现乘客有疑似吸电子烟的症状或行为,将联系卫生科学局求助,必要时也会通知警方。其他乘客若发现类似情况,也可向工作人员反映。”
私召车平台同样零容忍 司机送餐伙伴若违规将被停职
除了公交业者,私召车平台也采取相应措施。业者Gojek发言人说,公司对非法活动采取严格立场,包括使用、持有或分发违禁品,如电子烟。一经发现,相关账户可被暂停或移除。
Grab发言人则说,平台对任何犯罪行为零容忍,并强调安全是共同责任。平台指出,司机或送餐伙伴若违规吸食或运输电子烟,将被停职;用户违规则禁用平台。
外出多乘地铁的行销顾问罗巧恩(29岁),支持公交业者严管吸电子烟的行为。
她说,使用含毒品或有害物质的电子烟者越来越多,一旦神志不清或行为失常,可能推挤他人,危及自身及周围公众,尤其是老年人和孩童的安全。
我国预计不久后,将把依托咪酯归类为C级毒品,即改以《滥用毒品法令》严加管控。这意味着吸食者须接受强制监督与康复治疗;售卖、分销或进口者则会面对更严厉刑罚。
公众可上网go.gov.sg/reportvape,举报并提供相关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