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雇主认为,政府允许进修部分时间课程的雇员申请培训津贴,是更务实且容易接受的做法;毕业生找到全职工作前先到企业实习则已有先例,雇主和准毕业生均表示欢迎。
黄循财总理星期天(8月17日)在国庆群众大会上宣布,从三个层面协助本地劳动队伍,包括扩展技能创前程进阶计划(SkillsFuture Level-Up Programme)津贴范围、在市镇层面进行职业配对,以及资助待业毕业生到企业实习。其中,修读部分时间课程的新加坡公民,可在“技能创前程进阶计划”下申请培训补助。这个计划涵盖的课程范围也扩大,纳入更多由行业领袖和私人培训机构提供的优质课程。
不愿具名的陈姓微型企业雇主受访时说,他有两名符合津贴申请资格的本地雇员,两人之前都说要报读全日制课程,但都因工作问题难以安排。接下来部分时间课程也可申请津贴,他正研究如何灵活安排两人工作量,创造进修的条件。
不过,他担心两人在进修后跳槽,希望员工承诺完成课程后至少留任一段时间,“要不然我们费那么大力气腾出时间给他们上课很吃亏”。
马炎庆:东北区市镇职业配对 10年协助3万余居民
东北区市长马炎庆星期一(8月18日)下午在脸书发文说,东北社区发展理事会过去10年在区内设立五个配对中心,采用个性化方式为求职居民提供指导,帮助他们兼顾工作和看护需要。这项工作在基层领袖和就业指导团队的支持下推行,迄今已经协助超过3万名居民,其中6369人成功就业。
马炎庆说:“我期待与其他市长共同推动这一举措,让更多新加坡人在需要时,能够获得在地的就业支持。”
至于资助毕业生实习的计划,细节未在国庆群众大会上公布,但一般认为这将跟冠病疫情期间推行的“新心相连”毕业生实习计划相似。
全国职工总会助理秘书长郑德源受访时说,实习计划在疫情期间帮助了应届毕业生,让因人手冻结或受限的企业从中得益,更为双方提供互相了解的机会,最大限度减少工作岗位和期望不匹配的情况。
刘姓出入口商是冠病疫情期间提供实习岗位的雇主之一,他对这项宣布表示欢迎。“我当时生意量减少,没有多聘人手的必要,但抱着‘国民服役’的心态提供实习岗位。实习期结束后觉得这个年轻人还不错,就把他留下了。接下来推出的新计划,我应该会参加。”
即将毕业理工生:希望多元实习机会培养就业信心
共和理工学院二年级生陈慧诗(22岁)一年后才毕业,但她对就业前景感到担忧。
她目前修读客户体验管理与业务专业文凭课程,早前趁学校假期尝试应征假期工或合约性质岗位,发现很多职位空缺已填满。
陈慧诗也听说,今年毕业的朋友发出27封求职信之后,仅获两家公司回复。“一年多后我毕业时,招聘情况会否改善仍是未知,希望到时候计划能够提供到不同行业、不同公司的实习机会,给我们多一点信心。”
新加坡社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黎华德受访时指出,目前整体就业数据并未明显恶化,但过去十年来,高等学府毕业生的全职长期就业比例逐渐下滑,这对年轻人职业发展和技能积累有长期影响。
他也认为,政府资助的毕业生,如果能在实习结束后自然衔接到正式聘用,将比一般的实习更具桥梁作用,这将充分缓解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以及企业信心不足的问题。
(许翔宇支援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