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0岁时去巴黎工作一年,这样的机会很难不让人心动,不是吗?”

蔡欣宜(31岁)拥有英国利兹大学的化学与能源工程硕士学位,2018年加入能源市场管理局,目前是能源局能源政策与规划署高级分析师。

她的工作主要探讨如何从政策规划、设计与落实着手,发掘推广可再生能源部署契机,促进能源脱碳,应对气候变化。

为推动能源转型,促进全球合作是重要的一环。能源局自2009年起借调职员到国际能源署取经,希望他们带着国际经验归来,推进我国的净零排放目标。至今已有10人参与借调计划。

2024年,蔡欣宜借调到国际能源署在法国巴黎的总部工作一年。其间,她有机会拓展新视角,促进职业发展同时,也结识背景各异的能源同行人。“对我来说,借调是我人生中重要的里程碑。”

延伸阅读

国际能源署:2050年东南亚核能发电占比或仅2%
国际能源署:2050年东南亚核能发电占比或仅2%
东南亚聚力能源转型 IEA区域合作中心主任:全球政治动荡中保持乐观
东南亚聚力能源转型 IEA区域合作中心主任:全球政治动荡中保持乐观

国际能源署从全球视角看能源问题,蔡欣宜与不同国家的同事协作,得以了解个别国家如何制定能源政策。

“国际能源署的每个人都对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抱着满满热忱,对共同目标持有强烈抱负——不单是完成今天的工作,更是如何拟定政策,为未来数年在全球产生影响。”

蔡欣宜记得在借调期间须整理全球能源政策,但紧张的地缘政治,加上语言障碍等因素都对项目带来挑战。

“团队没有因此气馁,而是保持韧性,继续调整策略,寻求创新解决方案。一番坚持后,我们完成了项目,向各地政策制定者整理出可采用的政策工具。”

蔡欣宜(左三)借调期间除了了解不同国家如何制定能源政策,也结交背景各异的朋友。(受访者提供)
蔡欣宜(左三)借调期间除了了解不同国家如何制定能源政策,也结交背景各异的朋友。(受访者提供)

着眼于大局 每一步前进都值得庆祝

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问题的进度往往缓慢,当变化没有以预期速度发生,容易让人感到沮丧。但蔡欣宜坚信:“要着眼于大局,每一步前进都值得庆祝。”

她指出,为争取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我国除了维持可靠且高效的能源系统,也对探索和采用创新解决方案保持开明态度,并积极与国际伙伴合作,这些努力都值得肯定。

在她看来,新加坡面对自然资源和地理限制,但在能源转型方面可说是取得重大进展;不过,仍有提升空间,例如加强公众对能源转型的认识和参与度。

“抵御气候变化不仅是克服技术挑战,也是在为后代创造机遇,留下具气候韧性的遗产。能源领域日新月异,加上工作可能带来实质且持久的影响,这些都是支撑我每日热情不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