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协助推动建筑环境业的数码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工艺教育东区学院启用全新的永续建筑环境培训中心,用于训练学生掌握相关技能。这是本地教育机构中,首个从设计、施工、运作到管理,涵盖整个建筑生命周期综合学习的一站式培训设施 。
永续建筑环境培训中心(Sustainable Built Environment Hub)星期二(8月19日)举行开幕仪式。
工艺教育局总裁卢巧玉说:“通过这项设施,我们希望培养能够面向未来的建筑环境人才,使他们具备数码与技术能力,能推动行业创新与永续发展。”
新设施占地2000平方米,结合设计、施工、设施管理,以及职场安全训练于一体。它将为逾1500名建筑环境相关课程的学生提供培训,包括机械与电气服务督导、垂直运输、建筑信息模型与设计、土木与结构工程工读专业文凭(Work-Study Diploma),以及设施管理与工程高级国家工教局证书(Higher Nitec)课程的学生。
学生可在虚拟设计与施工、为制造与装配的设计、智能设施管理,以及工作场所安全健康等领域接受训练。
樟宜机场T5、大士港口等项目创造就业岗位
建设局局长黄伟翔致辞时指出,我国未来10年至15年内,将展开樟宜机场第五搭客大厦(T5)和大士港口等多项大型基建,为年轻人创造大量建筑、工程和设施管理等岗位。
他强调,建筑业须加速数码化和永续发展,集成数码交付(Integrated Digital Delivery,简称IDD)在新项目中的采用率已从2022年的45%,升至目前近70%。同时,业界须实现“80-80-80”绿色建筑目标,以在2050年实现全国净零排放的目标。
高级国家工教局证书土木与建筑工程设计课程二年级生周芊彤(20岁)受访时说,她希望以后能进入新加坡国立大学深造,并成为专业土木工程师,在政府相关机构工作,为推动永续建筑贡献力量。
她认为中心的多项数码应用对自己的未来就业有直接帮助。譬如,她经常使用Revit 3D建模、Trimble SiteVision和Pix4D软件,学习三维设计和建筑构件分析,这些工具能大幅提升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我在这里接触到的设备都是先进的,还未在业界广泛应用。未来10年到20年,它们在进步的同时,我也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不仅更方便、安全,还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