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不到六成的受访者认为所属企业或机构遵守劳工法。另有仅约一成的受访者认为,所属企业或机构已采取不少具体行动,以便能遵守即将生效的《职场公平法令》或为此做好准备。

国会今年1月三读通过《职场公平法案》(Workplace Fairness Act)。法令预料明年或后年生效,本地四分之三的劳动力将获得法律保障,雇主做出聘用决定和评估雇员表现时,不能有任何歧视行为。

职总恒习(NTUC LearningHub)于6月向200名企业与机构的管理层人员,就他们为应对《职场公平法令》所做的准备进行问卷调查。

接受调查者中,有55%认为企业或机构遵守包括《雇佣法令》在内的劳工法,来促进职场的公平与包容;54%认为有根据劳资政公平雇佣指导原则等框架,采用公平与一致的招聘手法。觉得企业或机构会根据雇员的能力、表现、贡献与经验来提供公平薪酬的,则有49%。

招聘工作主要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因此在44%的受访者看来,确保招聘流程公平是这个部门的责任。不过,也有超过两成的受访者分别认为,最高管理层或招聘经理也须承担相关责任。

延伸阅读

陈诗龙:所有企业应遵守劳资政公平雇佣指导原则
陈诗龙:所有企业应遵守劳资政公平雇佣指导原则
本地职场歧视情况改善 少数种族较可能感受歧视
本地职场歧视情况改善 少数种族较可能感受歧视

《职场公平法令》防止与招聘相关的歧视行为,有助于建立公平的招聘手法,但有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虽听说过这项法令,却不清楚所有细节。另有18%的人完全不知道有这项法令的存在。

此外,约一成受访者透露,企业或机构为了能遵守即将生效的《职场公平法令》,已展开不少具体准备工作。认为企业或机构已采取相当程度的具体行动,或少量具体行动的人,分别有54%和24%。

受访者认为,若要让中层管理人员更好地处理职场事务,并且推行公平的职场行为,就需要领导加大支持力度、具针对性培训、更多培训机会,及更清楚的分工与职责等。

仅4%受访者在人力资源工作中使用GenAI

另一方面,尽管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可以减轻工作负担,像是减少人工工作量、加快招聘流程,及降低成本并提高运营效率,只有4%的受访者在多数人力资源工作中使用这类工具。

甚少使用或完全不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并且不打算加大使用力度的受访者,占多达22%。受访者指出,使用这类工具的顾虑包括数据可能外泄,及过度依赖人工智能。

职总恒习助理总裁兼核心技能执行长陈伟义说:“领导人可通过负责任地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塑造反应敏捷、以数据为导向的职场方面,发挥更具战略性的作用,使得员工和机构都受益。”

他认为,要完全掌握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力量以及重塑业务,员工必须具备相关能力来与生成式人工智能有效协作。

接受问卷调查的200名企业与机构管理层人员,主要负责管理人事、聘用决策和企业治理。他们当中有七成是中层管理人员,两成高级管理人员,其余至少是部门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