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窑5巷第63座组屋凌晨发生火患,新加坡民防部队破门入屋灭火,从单位厨房救出一人。初步调查显示,起火点是客厅里的个人代步工具,三人事后送院,约50居民紧急疏散。

这起火患发生在星期五(8月22日)凌晨2时30分左右,民防部队接到火警通报赶抵现场时,一个12楼单位的客厅正在燃烧。民防人员强行进入单位后,使用水枪将火扑灭,阻止火势蔓延。

在救援的过程中,民防人员从厨房救出一名受困者。受困者吸入过量浓烟,也被轻微烧伤,过后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送往新加坡中央医院救治。

另有两名来自毗邻单位的居民也送院治疗,其中一人申诉呼吸困难,另一人则脚踝受伤。

为小心起见,警方与民防部队疏散事发组屋的大约50名居民。

延伸阅读

惹兰红山夺命火疑PMD导致 同类火患上半年20起
惹兰红山夺命火疑PMD导致 同类火患上半年20起
疑电动脚踏车电池起火 马西岭组屋火患三人送院
疑电动脚踏车电池起火 马西岭组屋火患三人送院

据《联合早报》记者现场所见,单位的窗框事发后因抵挡不住高温炙烤而严重扭曲变形,客厅家具和摆设几乎荡然无存,墙壁与天花板也被熏黑。

初步调查显示,起火点很可能是停放在客厅的个人代步工具。

大巴窑5巷第63座组屋的一个单位发生火患,初步调查显示,起火点很可能是停放在客厅的个人代步工具。(李天錡摄)
大巴窑5巷第63座组屋的一个单位发生火患,初步调查显示,起火点很可能是停放在客厅的个人代步工具。(李天錡摄)

涉个人代步工具火患 过去三年呈上升趋势

最近一个月,已有至少三起火患和个人代步工具有关。其中一起致命火患发生在8月13日,惹兰红山组屋一对30来岁的情侣葬身火海,火患源头同样可能是放在客厅的个人代步工具电池组。

数据显示,过去三年,涉及个人代步工具的火患呈上升趋势,2022年有14起,2023年有18起,去年有25起,今年上半则发生了20起,同比增加一倍。

今年以来已有八人在火患中丧命。民防部队的数据显示,去年有五人死于火患,2023年则有三人。

民防部队一再劝诫公众,不要长时间为电池或设备充电,或在无人看顾的情况下彻夜充电,也不要购买或使用非原装电池。

当局将继续通过不同途径和渠道加强宣导工作,劝请公众购买获批准的工具,妥善照顾器材,不要改装,并且在充电时使用获认证的充电器等。

陆路交通管理局也提醒公众,活跃通勤工具只限购买和使用原始制造商或授权零售商提供的设备和部件,包括电池。使用不合规设备属违法行为,违规者可面临最高1万元罚款,或者最长六个月监禁,或两者兼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