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陆空关卡加大执法力度,防堵电子烟入境。过去五天,移民与关卡局共查获184起涉电子烟案件,起获超过850支电子烟和相关配件。
电子烟的危害和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受关注,含依托咪酯(etomidate)的“丧尸烟弹”(Kpods)导致的后果尤其严重。为了遏制这个祸害,政府宣布采取更严厉的措施和刑罚来应对。
移民局星期一至星期五(8月18日至22日)部署大量人手,在各关卡加强检查旅客与车辆。移民局星期五安排本地媒体到大士关卡和樟宜机场,直击前线人员缉查违禁品的行动。
这些主要关卡的显眼处都放置禁止电子烟海报和回收桶;旅客若主动交出电子烟或配件,如果不是数量过多或有销售意图,当局一般只予以警告,不会开罚单。
在樟宜机场第一搭客大厦(T1),抵境旅客领取托运行李后,移民局人员会凭经验抽查旅客,让他们把随身物品和行李放上传送带,通过放射影像与X光扫描仪检测。在抽查前,移民局人员会先询问旅客是否有电子烟等违禁品须申报,并提醒在新加坡使用电子烟是违法的。
在大约一个小时的缉查行动中,《联合早报》记者看见机场移民局人员收缴七支电子烟和三包香烟,持有者相信都是外国人。
一对20来岁的情侣在移民局人员询问后,男子从口袋以及女友的手提包里,取出三支电子烟。由于两人是初犯且主动交出,移民局人员仅对他们发出口头警告,弃置电子烟后让他们离开。其他交出电子烟的还有另一对情侣和两名独行男旅客。
在大士关卡,移民局人员在巴士大厅、汽车通道和电单车通道严格把关,同样是先口头询问旅客是否携带电子烟,再进行细致检查。
据半小时的观察,巴士大厅有两名旅客分别主动交出一支电子烟和一包香烟。
在过去五天的执法行动中,移民局也起获其他违禁品,包括逾2400包咀嚼烟草,以及超过5万3000条和3900包漏税香烟。
根据移民局早前公布的数据,我国各关卡去年查获308起涉及电子烟的案件。
移民局透露,综合目标中心(Integrated Targeting Centre)全年无休,利用数据分析协助关卡人员事先评估抵境旅客、车辆和货物是否存在风险,以决定是否须进一步检查。移民局也与其他执法机构紧密合作,共享情报和联合执法。
大士关卡高级助理指挥官卓永祥监察说,携带电子烟的旅客须在抵达关卡时申报;未申报而后来被查出者可面对罚款,或交由卫生科学局进一步调查。
黄循财总理上星期天(17日)在国庆群众大会上说,政府将对电子烟采取更严厉的措施,并施以更重的惩罚。
根据烟草法令,持有、使用和购买电子烟者,罚款最高可达2000元;进口、分销或销售电子烟都属违法行为,初犯者可罚最高1万元,或最长六个月监禁,或两者兼施;重犯者将被罚最高2万元,或监禁最长一年,或两者兼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