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滨尼组屋设立“爱心冰箱”,方便人们捐赠食物给有需要的居民。可是自去年起,常有年长妇女守在冰箱旁,见有人送来食物就迅速扫光,这引起了注意并引发争议。

淡滨尼北基层组织与民众俱乐部于2017年,在淡滨尼43街第441座组屋设立“爱心冰箱”,原意是让居民捐赠新鲜食物,帮助有需要的家庭,激励邻里互助。

可是,爱心冰箱启用以来不时有居民反映有人过度取用里头的食物。《联合早报》近日接获读者通报说,冰箱因老旧而在去年更换成立式冰柜后,情况更严重,因为冰柜的玻璃门让里面装了什么一览无遗。

据通报,几名安娣几乎每天都会在冰柜周围徘徊,一看见里面放有食物,就立刻取走。有时有人送来食物还没放进去,她们甚至要求对方直接将食物交给她们。

记者7月22日早上8时许走访这座组屋,看见楼下电梯出入口处有两台冰柜,分别供人放入清真和非清真食物,但两冰柜内都空无一物。

延伸阅读

淡滨尼夫妇开爱心超市 为弱势家庭送暖 
淡滨尼夫妇开爱心超市 为弱势家庭送暖 
淡滨尼尚育区送暖 逾2500户弱势家庭获赠爱心圣诞礼盒
淡滨尼尚育区送暖 逾2500户弱势家庭获赠爱心圣诞礼盒

坐在一旁的居民姆纳瓦(Munawwar,40岁)告诉记者,确实有几个60多岁的年长妇女几乎天天都会来把食物扫空。不过,几天前有媒体来拍视频并放上网后引起注意,她们这几天才收敛了些。

姆纳瓦说,这群妇女的行为让一些原本热心捐赠的居民打退堂鼓,如今只有邻近平价超市和巴西班让批发中心的员工每星期定期送来食物,这使真正需要帮助的居民受影响。

“以前,附近的幼儿园还会组织孩子们带食物来捐赠,培养爱心,但现在也取消了。”

为了阻止这群妇女,姆纳瓦和另一名住在隔壁座组屋的黄姓居民自愿协助看管两个冰柜。他说,黄姓居民早在两三年前就开始协助处理冰箱里的过期或腐坏食物,还定期清洗。他最近才加入,负责看守冰柜。

他坦言,由于缺乏官方授权,加上当局未明确规定谁可取用冰柜里的食物、每人限拿多少,因此每当他试图阻止那些妇女时,总会与她们发生争执。还有居民误以为他和那群妇女一样,都是守着冰柜等食物的,对他投以异样目光。

7月25日,批发中心的工人送来水果,还没来得及放入爱心冰柜,就又被疯抢。(受访者提供)
7月25日,批发中心的工人送来水果,还没来得及放入爱心冰柜,就又被疯抢。(受访者提供)

当事妇女:不只是帮自己拿 也没有浪费

就在记者与姆纳瓦交谈时,三名妇女来到冰柜旁。姆纳瓦马上指出她们就是频频出现的熟面孔。这几人纷纷喊冤,声称有苦衷。

其中,李姓妇女(68岁,退休者)说,附近居民大多是老人,一些独居者行动不便,就托她帮他们拿一些冰箱里的食物。

“有时候别人看到我好像拿很多,其实都是要分给其他有需要的人,不只是给我自己的!”

另一个吴姓妇女(67岁,退休者)对于自己的行为直认不讳。她说,每次超市人员往爱心冰箱补充食物时,都会有很多人疯抢,如果手脚不快一些就什么都拿不到了。

“再说,那些食物放在里面久了也会坏,我把它们带回家,还会分给女儿家,没有浪费。”

梁振伟:正讨论如何改善运作

淡滨尼集选区议员梁振伟回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说,爱心冰箱的初衷是鼓励居民捐赠新鲜食物,帮助租赁组屋的居民,也减少浪费食物。冰箱一直开放给公众自由取用,是为了鼓励社区的互助精神,加上人力有限,因此没有监管或限制。

梁振伟说,冰箱任何时候都可能有人捐赠食物,不太可能出现有人长期垄断或用于牟利的情况。此外,据观察,这些食物最终都会转赠给其他人,可减少食物浪费。

对于姆纳瓦这样挺身而出的热心居民,梁振伟说,正在与他们讨论如何改善爱心冰箱的运作。

“只要社区里有人愿意参与,愿意帮助有需要的人,这项计划的长期可持续性就能得到保障。”

据本报了解,义顺、榜鹅和勿洛等地区也都设有爱心冰箱。

对于有人过度取用的情况,东海岸集选区议员迪内希说,勿洛爱心冰箱的做法是,让居民联系网的志愿者从巴西班让批发中心收集农产品后,在冰箱所在地点设派发站,把食物直接分发给居民,每人最多可领两袋。居民联系网也在冰箱周围设置电眼,协助处理投诉或察觉任何不当行为。

迪内希说,采用这种派发模式后,当局没有收到有人反复过量取用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