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孤苦无依的年长者,57岁的徐显潭总爱“多管闲事”,心想多问几句,说不定对方就愿意敞开心扉交流,甚至能鼓励他们到活跃乐龄中心活动筋骨。
慈善机构百仁中心现任关怀协调员徐显潭性格开朗,殊不知他的人生几经转折。曾扛着相机做了近20年的婚礼摄影,终究抵不过行业数码化的浪潮,他因无所适从而掉队,一度患上抑郁症。
“当时是最困难时期,需要美图加工等,又得改用更昂贵的器材,不像现在有科技辅助。当时自然而然被淘汰,前途一片迷茫。”
2014年,徐显潭远赴印度找寻自我,在北部城市瑞诗凯诗(Rishikesh)一所修道院静修半年。早晨听诵经,偶尔教孩童念书,生活简单规律。
回返新加坡后,他报名裁缝课程,最终顺利就职。闲暇时,他到各机构做义工,就此找到热忱,2018年加入百仁中心全职服务。
徐显潭说,义工的任务主要是带年长者做体操、上门探访独居年长者,有时陪他们唱卡拉OK,或者到邻里观光或出国短途旅行。“新加坡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我们的初衷很简单,就是想用各种方法,让年长者保持活跃开心。”
他忆述,四五年前曾在组屋地面层碰到一名坐轮椅的老伯。虽然他身旁有个女佣,但两人之间几乎零交流。“我每次路过都会跟他打招呼,他却一直没理我。直到有一天,他终于开口回应了,这才打开了话匣子。”
原来,老伯丧偶,孩子工作忙碌。徐显潭便介绍老伯到活跃乐龄中心一同练体操。老伯如今已87岁,反而不再需要轮椅就能自主走动,这是多年来坚持活动的成果。
徐显潭豁达地说,当义工是不会发达的,没经验可以慢慢学,最重要是有热忱。帮助年长者过好人生下半场,令他觉得生活踏实、内心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