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的及时和持续复健,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本地不久将出现一个为中风病人量身定做的健身房,许多患者对此充满期待。

傅俊强(47岁,高级经理)去年10月突发出血性脑中风(hemorrhagic stroke),在中风援助中心接受复健后,三个月重返职场。

他坦言,身体还在复原之中,不时会感到不适和疼痛,返回职场也难免有所顾虑,如担心病后的状态和肢体上的一些局限,会令表现不达标。这些身心负担,无法言说。

“回去工作的时候,我还没复原到中风前的一半的状态,需要做很多的心理建设才慢慢适应新生活。所以,很感谢同事和领导对我的体谅,让我更有勇气和信心继续职业生涯。”

尽管面对患病前后的心理落差,傅俊强知道生活必须继续,他自我勉励,以积极心态向前行。“因为协调能力受影响,打字时左手不能运用自如了。但我坚持每天都回办公室,很珍惜和同事交流的机会。”

为了争取早日康复,傅俊强非常重视复健。在慈善机构连氏基金的推动下,本地明年将出现首个为中风患者打造的健身房。对此,傅俊强非常期待。

“我期待在周末的时候到健身房锻炼,加速恢复。”

康复路上不易 并非人人都能体会与共情

伦建发(47岁,商业辅导师)在2021年11月出现缺血性中风(ischemic stroke),入院治疗三个月左右。他同样对复健训练非常积极,对于连氏基金推出帮助中风患者康复的计划表示感激。

“我记得当时从医院转入康复中心的等待时间很长。有了这个计划,患者就可以更快得到最需要、最适合的资源和帮助,让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最有效的复健时间窗口。”

伦建发目前身体机能已恢复九成,但康复路上的不易并非人人都能体会与共情。“虽然大多数人都是友善的,但没有相同经历的人确实很难对我们的处境感同身受。比如,单单是把左手臂伸直,我用了很长时间才做到。”

他对特设健身房也充满期待。“希望这个健身房里受过培训的治疗师比普通健身房教练更了解我们的需求,也能提供更专业的指导,让更多患者勇敢地走出来,踏上复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