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在应对霸凌事件的程序上仍可改进,有时在沟通方面可提供更及时的信息,但处理这类事件未必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各方会对什么是适当行动有不同看法。
教育部长李智陞星期三(8月27日)与约20名教育工作者、家长等代表对话时,讨论如何更有效地支持学校防制霸凌行为。
他在这场闭门对话会开始前致辞时说,教育部定期展开这类检讨工作,保障学校的安全环境。“我们发现,虽然学校有相关机制,但可能须在提供清楚且及时的信息方面加强。例如,在处理一些事件时,与家长的沟通可能有所延误,这是因为学校需要时间来确定事实,这可能无意中导致家长和孩子感到焦虑。”
此外,今日的孩子面对更复杂的人际关系,除了现实生活,他们之间的许多互动也发生在网络世界。
他指出,儿童和青少年仍有许多空间成长、学习和改进,教育工作者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行为如何影响他人,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和同理心。但解决方式有时不是非黑即白那么直接。“孩子的说辞可能不同,家长的说辞也可能不同,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如家长、老师、公众对适当的行动也持有不同看法。
“作为父母,我们深切地在乎我们的孩子。如果孩子被霸凌,我们自然会担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我们想知道他们在学校是否安全,以及如何帮助他们应对这类情况。同样的,如果我们的孩子被指欺负其他孩子,我们也希望有彻底的调查、公平的对待,以及如何引导我们的孩子变得更有同理心,从错误中学习。”
李智陞强调,家长是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伙伴。家长在家塑造孩子的品格,监督并管理孩子在校外的行为。如果家长和教师能够紧密合作并建立信任,将可发挥更大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