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匹克球运动在本地掀起热潮,打球的人越来越多,各年龄层都有。然而,噪音问题随之而来,干扰一些住在球场附近的居民。

匹克球(pickleball) 运动结合乒乓球、网球和羽毛球的元素,所用球拍比乒乓球拍大三四倍,但不重。它的打法类似网球,但禁止前场扣杀。这些特点使得匹克球容易上手,运动强度也不大,因此适合各年龄层,包括老年人。

这项运动近年来在本地的热度越来越高。由于匹克球的场地与羽毛球场相仿,因此除了私人球场、ActiveSG球场,不少爱好者选择在组屋区的羽毛球场或多用途球场打球。

鼓励全民运动的ActiveSG计划于2014年启动后,在兀兰和金文泰体育馆试行匹克球场地预订。据ActiveSG发言人透露,初期每月预订量不到20个,但近几年,公众对匹克球的兴趣大增,尤其自2023年以来,预订量激增三倍多。

目前,ActiveSG和加入“双重用途计划”(Dual-Use Scheme)的体育设施在全岛提供超过30个公共球场,包括勿洛北ActiveSG体育公园和ActiveSG裕廊镇运动村的匹克球专用球场,以及武吉坎贝拉体育中心和义顺体育场等的多用途球场,可供进行羽毛球、排球、英式女篮和匹克球等运动。

延伸阅读

匹克球风靡我国 场地稀缺噪音问题困扰爱好者
匹克球风靡我国 场地稀缺噪音问题困扰爱好者
匹克球日夜扰民 当局12告示吁“降音”
匹克球日夜扰民 当局12告示吁“降音”

早晚都有人打匹克球,一些靠近球场的居民申诉生活受到干扰。

一名张姓仓库送货员(48岁)住在丹戎禺一带甘榜阿兰路(Kampong Arang Road)第14座组屋。他说,附近球场早上七八时就有人开始打匹克球,影响他睡觉。

球场附近公寓的一个居民在网媒STOMP申诉,打球发出的噪音严重影响他的精神健康。“我住在10楼,工作时间不定,就算戴上耳塞,也无法完全屏蔽这些噪音。长时间戴耳塞也会导致耳朵发炎。”

市镇会多个告示 提醒公众降低声量

《联合早报》记者日前走访上述场地,发现周围张贴马林百列市镇理事会发出的多个告示,提醒公众降低声量、呼吁使用可降低噪音的球拍与球,也指定只许在早上9时30分到晚上10时使用球场。

住附近的软件工程师凯文(Kevin Rhys Sadueste,33岁)说:“我每天早上8点去上班就能看到有人在打匹克球,晚上10时也有人玩。”他建议,如果在较早或较晚时段打球,可以考虑室内场地。

实龙岗、宏茂桥和马林百列等多个地区也有类似情况。例如,在宏茂桥52街第596D座组屋附近的有盖多用途场地。

68岁的郑姓居民受访时透露,以前有人在这个场地跳舞,因为音乐声量太大而被投诉后,活动就停止了。“现在,不时有人早上七点多就开始打匹克球,声音很大……听朋友说,有不少人感到很不满。”

据记者向匹克球教练了解,这个有盖多用途场地的瓷砖表面光滑,不适合打匹克球,因为这种表面会使球滑溜而难以弹跳。

针对甘榜阿兰路第14座组屋附近球场噪音扰民的问题,蒙巴登区议员吴诗琪日前在脸书发文指出,球场发出的声音对高楼住户影响较大,因此与市镇会协商后,决定调整球场的开放时间,并鼓励大家使用降噪器材、打球时避免欢呼叫喊。

她说:“我也玩过匹克球,理解它为什么这么受欢迎。不过,社区应该兼顾每个人的需要,这便是甘榜精神。”

匹克球爱好者 打球时保持自律

一些匹克球爱好者也注意到这个问题,在享受打球乐趣时保持自律。

匹克球兴趣小组Nomad Dinkers去年开始在甘榜阿兰路第14座组屋旁的球场打球。小组召集人龙天津(57岁)受访时说,小组里有许多是蒙巴登老区惹兰峇株(Jalan Batu)及周边的居民。小组的成员有近400人,活跃者约百人,为了避免扰民,每次打球只限16人左右;如果要办跨区赛事,也会事前先向市镇会请准。

他说,曾有公寓居民向Stomp投诉球场噪音大,但他们指的是另一组在早上8时30分至9时30分活动的年长者。据他说,那个小组后来已将活动时间改为9时30分至约11时。

不过龙天津认为,打球毕竟是健康活动,因此希望附近居民能多加包容。“其实,也有住在球场旁的公寓居民告诉我们的成员,我们来这里打球给这个社区注入了活力。以前这里晚上常有人来抽烟,但现在情况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