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整洁的新加坡,不只是本地人的事。来自10多个亚洲国家、现居住在新加坡的600名外籍人士,星期天(8月31日)齐聚福康宁公园,以文化交流和环保行动,展现跨国社群携手守护环境的力量。
配合每两个月一次的“新加坡清洁日”(SG Clean Day),公共卫生理事会星期天举办“亚细安同聚 · 齐心零垃圾”(ASEAN U.N.I.T.E)活动,首次邀请现居新加坡,来自亚细安各国,以及印度、孟加拉和斯里兰卡的外籍人士,共同交流垃圾管理和食物垃圾分类的做法,把环保理念带入不同社群。
清洁工人面对老龄化挑战
公卫理事会执行理事长柳倩亭博士受访时说,本地清洁工人近年维持在五六万人,但随着人口增加和老龄化加剧,清洁工人本身也面对老龄化挑战。要解决乱丢垃圾、蚊虫滋生、鼠患等问题,单靠人力并不够,关键还是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她举例:“如果每个人都能主动做好清洁工作,丢垃圾时用正确方式把垃圾袋系紧,就能遏制老鼠繁殖。”
她认为,通过“亚细安同聚 · 齐心零垃圾”活动,可以把不同国籍的社群都拉进环境清洁的队伍中,鼓励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更主动维持清洁,并把这些理念带给更多人。未来,理事会还考虑与本地的中国人等社群合作,举办类似活动。
在新加坡工作近40年的泰国理疗师安娜(62岁),星期天一大早就来到福康宁公园,和同伴边野餐边交流心得。
她说,和1986年刚来新时相比,如今本地整体卫生水平改善不少。她也知道有关当局会派便衣人员在公共场所执法。“我没遇过,但朋友曾因乱丢烟头被罚300多元。”
46岁的中国建筑业者施垦带着家人来参加。他希望孩子能从中了解垃圾处理、归还餐盘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