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组屋曾在《极速前进》节目中被当作挑战的一关。这足以说明它们结构有多复杂。”
《极速前进》(Amazing Race)是一档美国真人秀,参赛者须在不同城市完成体力与智力任务。如果说一般组屋的格局已够复杂,全国目前还有约150座更特殊的“分隔式组屋”(segmented block)。电梯只停在部分楼层,对年长者、推婴儿车的家庭和送餐员来说,上下楼都是日常难题。单是在蔡厝港的吉丰区,这类组屋就占了全国总数的两成。
自2020年当选蔡厝港集选区议员以来,负责吉丰区基层事务的周凯年(Zhulkarnain Abdul Rahim),便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他在基层引入“爬楼梯机”,协助居民上下楼梯;为送餐员提供地图,方便他们迅速找到单位。但他也很清楚,这些措施只能解燃眉之急,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过去五年,他不断就电梯问题在国会上提问,内容涵盖替代工程方案、电梯升级计划的进展与统计数据、安居津贴的成效,甚至建议强制收购无法加装电梯的单位,改作公共租赁用途等。
身为执业律师的周凯年接受《联合早报》专访时形容,自己在国会的质询如同在庭上的“交叉盘问”,通过连续追问,把零散的信息逐步拼合,建构出完整的论证。
他强调,自己并非为了发问而发问,而是设身处地从公务员的角度出发,提出可供参考的意见,帮助他们结合数据制定更完善的方案。
周凯年还花了一年多时间走访居民,整理出一份长达27页的技术方案,提交给建屋发展局。
他在方案中逐一列出受影响的组屋和单位,并建议在现有升级计划中换个角度思考:新增电梯不仅能让少数家庭受益,也可在旧电梯故障时作为备用。经过多年争取,当局今年同意在吉丰大部分分隔式组屋加装新电梯。
周凯年把这视为自己在蔡厝港的一次胜利。他说:“居民未必看得到背后的工作,但我的职责就是把最有力的论据摆上台面,直到政策制定者点头为止。”
不想抱憾终身 加入内阁完成使命
周凯年是Dentons瑞德律师事务所(Dentons Rodyk)的高级合伙人。《联合早报》记者在他位于莱佛士坊的办公室与他会面,窗外可尽览市中心与新加坡河的景色。他在窗边先指向邻近的国会大厦和高等法院,再指了指脚下的办公室,笑说:“这三个点连起来,就是我的生活三角形。”
不过,这个“生活三角形”很快就会重组。周凯年将告别服务20年的法律行业,明年全职投身政治职务。
周凯年说,今年全国大选后,黄循财总理致电邀请他加入内阁。他坦言,这并非容易的决定,因为这意味着放弃打拼多年的法律事业,也需要家人的牺牲。尤其是他育有四个孩子,最小的才三岁,这让他在抉择时格外谨慎。
与家人来回讨论后,他最终点头答应。“总理很有说服力,他描绘了由他领导的新加坡愿景,以及我在其中的角色。”
在完成法律案件和交接工作后,周凯年将于明年2月,出任外交部兼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政务部长。他希望把多年律师经验中形成的逻辑分析和论证能力,运用在政策思考上,代表马来社群,推动社会韧性与对外经济外交。
“这是一个使命,尽管听起来老套,但我的人生一向如此。我不想抱憾终身,也不愿只是抱怨。”
坚持在有限资源下提出最有价值方案
周凯年深知,从后座议员到政务官,他在国会的角色将变得不同。但他强调:“大家所见到的我,还是最真实的我”。他坚信,唯有“铁磨铁”般的犀利辩论,才能让想法更锋利,而来自私人领域的他,能把不一样的思维带入政府,力求以建设性的方式,弥补政策盲点,并在有限资源下提出最有价值的方案。
他也希望,把更多基层反馈和数据,转化为可行的施政措施,为新加坡争取最大利益。在他看来,好政策的形成不是个人成果,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周凯年强调,无论未来在外交部还是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工作,最终都要回到“新加坡家庭”的核心。所有政策的落脚点,都是为家庭营造稳定、繁荣和安全的环境。
例如,在社会及家庭发展部,他将持续关注家庭暴力议题,并更广泛地协助像他一样的家长,应对生活、工作与经济压力,确保新加坡始终是一个安全的家园。
“在外交部,我要确保新加坡能在经济与安全上取得最好的成果,让国家持续繁荣,这样家庭才能安心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