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岁的颜国勇原本是一名平面设计师。多年前,他带着家人前往中国云南,在橄榄农场和有机农场担任顾问,也在国际学校教授绘画。冠病疫情期间,他毅然转行投身医疗护理,希望增进专业知识,更好地服务病患。
颜国勇是家中老幺,父母都是虔诚的基督徒。在教会社群成长的他,从小跟随父母做义工,学习关爱他人。父亲每天到医院探访病人,并为他们祷告,母亲即使年过60,也仍坚持为独居老人打扫住家。
他回忆道:“父母不仅教我去帮助别人,更以行动示范爱与关怀。”
回顾设计师生涯,他坦言常感到迷茫。“当平面设计师时,我常觉得人生没有意义,只是拼命工作,满足客户,却没有家庭时间陪伴亲人。”
2003年,他辞去工作,带着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儿子搬到云南昆明。原本只计划待两年,却一住就是17年。
在云南期间,他一方面在农场和学校工作,教授从幼儿园到中学的学生绘画;另一方面也积极投入社区服务,甚至和朋友一起为村民挖井,帮助解决旱季缺水的问题。
他说:“看到人们因我们的帮助而露出笑容,心里充满满足感。”
疫情中发现新方向
疫情期间,颜国勇举家搬回新加坡。他原本打算申请兼职教师岗位,却在隔离期间,在“技能创前程职业转换计划”下,发现医疗保健助理课程,便决定改行投身护理。
完成课程后,他在本地医院担任手术助理两年,每天协助手术并安慰病患,深感工作有意义。这段经历也促使他继续进修,报读高级国家工艺教育局证书(Higher Nitec)护理课程。
如今进入课程第二年,颜国勇说,他学到了从术前到术后,再到家庭护理的完整流程。他说:“有热情但没有知识是不行的,学习后可以更好地服务病患。”
他的志向不止于此。八年前,一名在云南的朋友突发中风,却因缺乏专业护理人员照顾,只能由朋友轮流帮忙。这让他萌生一个念头:未来要在云南创办护理培训学校,培养当地年轻人,让他们无论在医院还是居家环境,都能为病患和家属提供更专业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