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沙地带完成第九批救援物资运输和第二次空投任务后,我国国防部人员上周已安全回国。参与任务的三名军人说,这次行动虽然面对多变和不确定因素,但日常训练让团队顺利应对挑战。

我国58名国防部、新加坡武装部队和新科工程人员,以及空军C-130运输机上个月12日前往约旦,运送人道救援物资。团队也向加沙地带进行第二次空投任务,共飞行五个架次,空投物资总计14.9公吨。

参与任务的缇纳希中校(Teeneshwaran,37岁)、何启豪三级准尉(33岁)和费沙一级上士(Muhammad Faisal Bin Sharudin,27岁)星期二(9月2日)接受媒体访问,讲述他们的经历。 

缇纳希说,作为任务指挥官(Air Mission Commander),他负责任务的统筹和执行工作,他也是机师团队的一员。

缇纳希认为,任务最大的挑战在于应对许多不确定因素和多变的条件,因此严密筹划和即时应变能力至关重要。

延伸阅读

参与加沙人道援助等任务 武装部队66人获颁海外服务奖章
参与加沙人道援助等任务 武装部队66人获颁海外服务奖章
我国空军完成第二次加沙空投 送达第九批人道物资
我国空军完成第二次加沙空投 送达第九批人道物资

空投行动必须预先筹备、考察,并且与外国军队协调。“我们首先要确保空投地点周围没有建筑物和人民,但实际情况和平时训练的环境很不同,没有那么可控。”

当地气温介于40摄氏度至45摄氏度

何启豪谈到,当地气温介于40摄氏度至45摄氏度,高于日常训练环境。在户外执行任务的人员通过把冰袋放在背心口袋,作为“冷却背心”预防中暑。团队也须考虑到高温气候可能对运输机航行造成的影响,准备相应对策。

何启豪担任装卸长(Loadmaster),负责与空中货物折伞员(Aerial Cargo Rigger)费沙等陆军人员紧密协调,以确保物资正确装载上机以及空投安全进行。

三名受访军人都说,由于须前往战火未息的加沙地带,家人难免为他们的安全感到担忧。

费沙说,这是他首次参与海外派遣任务,又是到战乱地区,难免会紧张。这名准新郎9月底举行婚礼,这项任务正值他紧锣密鼓筹备婚礼的阶段。他告诉母亲和未婚妻将前往加沙地带时,她们很担心,还湿了眼眶。“不过,我安抚他们并承诺会平安回家。”

缇纳希说:“我的家人也很担心,但他们理解任务的意义。我多年来参与过许多海外任务,让他们对新加坡武装部队的信誉和专业水平有了一定信心。”

他曾参与的海外行动,包括今年4月将救援物资运往缅甸;在冠病疫情期间赴印度送氧气罐;2014年参与马航370和亚航坠机事故救援等行动。

我国在约旦政府的协调下,向加沙地带运输医疗用品和食品。去年3月,我国动员66名武装部队人员赴加沙地带进行首次空投任务,包括超过20公吨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