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本地劳动力市场情况继续恶化,政府会扩大毕业生行业见习计划,或考虑推出支持就业的其他措施。

数码发展及新闻部兼教育部政务部长刘洁敏星期二(9月2日)在视察南洋理工大学年度职业展时,做了上述表述。

毕业生行业见习计划(GRaduate Industry Traineeships, 简称GRIT)将从10月开始供申请,由人力部牵头推出的这一计划先提供800个名额,面向去年或今年自大学、理工学院、工艺教育学院毕业的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私立大学和海外学府毕业生也包括在内。更早之前毕业,并在去年或今年完成国民服役的毕业生也可申请。

参与者可到业界或政府机构见习,为期三至六个月,每个月可获1800元至2400元的培训津贴。政府将承担70%培训津贴,余额由参与计划的企业机构承担。

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五所公立大学今年2月联合公布的2024年毕业生就业调查显示,受全球经济不稳定影响,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再度下降,全职就业率下跌至79.5%,比前一年低4.6个百分点。

延伸阅读

毕业生行业见习计划首推800名额 10月开放申请
毕业生行业见习计划首推800名额 10月开放申请
毕业生对就业前景焦虑 政府承诺提供更多支持
毕业生对就业前景焦虑 政府承诺提供更多支持

南大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居12位,共有本科生约2万4800人。这次南大职业展于星期二和星期四(4日)举行,共有211家雇主参与,提供5000多个全职就业和接近4300个实习机会。

当天,刘洁敏和现场多名学生和公司代表交流后告诉记者:“我既能从展会上感受到工作机会带来的激动情绪,又能从不少毕业生身上察觉到他们的焦虑,我们不该忽视他们为就业而产生的真实感受。”

南大商业和计算机科学双学位课程大四生林佳杰(24岁),目前仍在申请实习机会。当《联合早报》记者问他是否有焦虑时,他马上回复:“我当然有焦虑,和很多人一样,已对此习以为常……我们发出很多简历,但大部分是石沉大海。”

林佳杰的首选职业在金融领域,但他也申请科技行业的职位,他感觉计算机行业已非常饱和,很多公司对新员工要求很高,希望他们已经掌握了某个岗位需要的全套技能。“一个工作机会常常会有很多人竞争,被拒绝是家常便饭。”

不过,他对于微软、脸书母公司Meta等大企业近来裁员的消息并不知晓,也不清楚新传媒星期一(1日)宣布裁退93人的消息。

南大会计专业硕士新生刘琴依(22岁)本科就读于上海财经大学会计系,希望从事金融分析相关的工作,正在考虑毕业后留在本地还是回中国就业,同学中不少也来自中国。

她去大华银行等展台进行了咨询,她告诉记者:“我感到大家都(对就业)比较紧张,花很多时间在网上搜索,机会比较少,全球(经济)都这样。”

据主办方介绍,这次展会规模和往年相当,但一些公司是首次参展,其中包括总部位于英国的金融科技公司Revolut。

Revolut全球招聘部负责人比尼(Jonathan Beaney)告诉《联合早报》记者,公司计划在全球招聘300多名大学毕业生,新加坡是主要招聘地。

“我们特别希望和南大开始建立合作关系,让同学们放心,金融服务领域的员工需求并没有放慢,我们致力于在本地区扩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