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1月起,本地13所中小学餐饮将由中央厨房提供,学生不再像过去那样向个别摊贩购买餐食。这个校园供餐新模式有助于为学生提供健康且多样化的餐食选择,也缓解学校食堂摊贩难求的困境。

教育部星期三(9月3日)答复《联合早报》询问时透露,中央厨房模式率先在尤索夫依萨中学试点经营后成效良好,教育部决定再与其他13所有意愿的学校合作,从2026年1月改由中央厨房供餐。这13所学校餐食将分别由三家运营商供应。

其中,大众小学、格致(Kranji)小学、聚英(Pioneer)小学、启发小学和维新(West View)小学餐食将由长城美华食品供应;

布兰雅坡(Blangah Rise)小学、圣婴女校(客洛)、拉丁马士小学、立化小学和位于约克山(York Hill)的欧南中学,餐饮供应商为Gourmetz。

欧南中学明年迁至盛港后,将由Wilmar Distribution提供中央厨房服务。这家公司还将供应康岭(Casuarina)小学、崇正小学和德林(Northoaks)小学的餐食。

延伸阅读

教育部将加强学校基础设施以应对教学变化
教育部将加强学校基础设施以应对教学变化

去年11月,时任教育部长陈振声在国会上回答议员口头询问时透露,随着学校食堂老一代摊贩渐渐退休,校方寻找新摊贩填补空缺极为不易。教育部正在与有意为食堂引进新型经营模式的学校沟通,中央厨房就是个可行模式,例如可让学生提前预订餐食,中央厨房备妥后再送到学校。

陈振声当时透露,中央厨房已在尤索夫依萨中学试点推行,效果显著。

尤索夫依萨中学学生,在取餐机前以学校智慧卡领取他们预先订好的餐食。(教育部提供)
尤索夫依萨中学学生,在取餐机前以学校智慧卡领取他们预先订好的餐食。(教育部提供)

校方:个人摊贩营运模式困难重重 难吸引并留住优质摊主

明年起推行中央厨房模式的13所学校当中,有好几所近日通过信函和校方脸书等社媒平台公布这个消息。

位于蔡厝港的格致小学星期一(9月1日)在脸书发布9月份的“致家长”信。校长在信中提到,学校要维持现有的食堂经营模式持续面对挑战。例如,比起商场食阁或熟食中心,校内食堂人流较少,难吸引并留住优质摊主。

“虽然学校食堂租金明显低于市价,食堂摊贩在营运方面仍困难重重。”

信中提到通货膨胀导致营运成本上升、人力短缺,还得兼顾学生持续变化的营养需求,并确保价格合理。再加上学校假期间少人光顾,平日营业时间也受限,摊贩难以维持稳定收入。

格致小学星期一(9月1日)在脸书贴文发布了9月“致家长”信。校长在信中说明学校原有的食堂经营模式遇到的多重挑战,难以吸引并留住优质的摊主,因此需转而推行中央厨房模式。(取自格致小学脸书)
格致小学星期一(9月1日)在脸书贴文发布了9月“致家长”信。校长在信中说明学校原有的食堂经营模式遇到的多重挑战,难以吸引并留住优质的摊主,因此需转而推行中央厨房模式。(取自格致小学脸书)

位于三巴旺通道的德林小学也在近日致函家长,宣布学校明年1月起推行中央厨房计划。

中央厨房标准:供餐健康多元实惠高效

校方在信中强调,受委托的中央厨房运营商须遵守学校健康膳食指导方针,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食物选择,确保餐食健康且价格合理,同时高效配餐,减少排队时间,让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用餐。

教育部发言人说,根据规定,中央厨房营运商在小学须供应至少一份不超过2元7角的正餐,中学则为3元6角。教育部和学校将与中央厨房营运商紧密合作,以可持续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健康实惠且多样化的饮食选择,并会采纳家长和学生的反馈意见。

个人摊贩仍是学校默认模式 受影响摊贩会转介到其他学校

至于转型食堂的现有摊贩,教育部和学校也将提供支持,例如将他们转介到有空缺的其他学校经营,或到中央厨房工作。

发言人强调,中央厨房模式只是一项解决方案,现有的个人摊贩经营模式仍会是学校食堂的默认经营模式。当局也将争取通过优惠电费、较低租金等,为现有摊贩提供支持。

教育部会继续探索其他的食堂运作模式。只要符合学校健康膳食计划,校方有权通过增设自动贩售机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其他餐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