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正常仍可能存在“隐性肥胖”问题。研究显示,本地二三十岁的华族女性当中,超过四分之一的肌肉量不足且骨骼较弱,日后发生骨折和代谢疾病的风险提高,而身体质量指数(BMI)无法反映这类风险。

这是本地多个机构联合展开研究得出的结果。参与机构包括新科研人类发展与潜能研究院、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国立大学医学组织以及竹脚妇幼医院。这是“新加坡孕前长期母婴结局研究”(S-PRESTO)计划的一部分,共追踪调查191名18至45岁的本地女性。

研究显示,本地年轻女性的骨骼健康情况因族群而异。华族女性从BMI指标上看似乎最健康,但她们的骨密度却最低;相比之下,其他族群女性的骨骼更强健。

在体重正常的华族年轻女性当中,26%的肌肉量偏低,但体脂偏高,即“外表瘦、内里胖”的情况。

年轻华族女性仅三分一 拥健康肌肉和体脂比例

年轻的华族女性只有三分之一拥有健康的肌肉和体脂比例,差异因素包括运动量和乳制品摄取习惯。

延伸阅读

改变生活方式“逆转糖尿病” 本地临床试验成效佳
改变生活方式“逆转糖尿病” 本地临床试验成效佳
研究:不必等到孕中期 孕前期血检可预测妊娠糖尿病
研究:不必等到孕中期 孕前期血检可预测妊娠糖尿病

新加坡的髋部骨折率在全球排名靠前,同华族男性以及其他族群的女性相比,华族女性的骨折风险更高。

参与这个研究的新科研人类发展与潜能研究院首席科学家玛雅(Mya Thway Tint)博士说,大多数研究聚焦于进入中年后的骨骼健康,但如果在年轻成年期就开始预防,效果最好。

她指出,肌肉量低女性各部位的检测都显示骨密度明显较低,而这个情况与体脂水平无关。

换言之,身体质量指数虽然是公共健康的重要筛查工具,但单凭这个指数不足以揭示肌骨方面的潜在风险。

新科研人类发展与潜能研究院院长祖汉(Johan Eriksson)教授指出,这个研究结果凸显,靠身体质量指数不足以识别亚洲女性的慢性疾病风险,而体测分析检查(Body composition screening)可发现表面看似健康、实则风险潜藏的人群。通过早期识别,在年轻时就介入,可预防未来健康出现严重问题。

体测分析检查的方法包括双能X线吸收测定术(DXA)、生物电阻抗分析,以及简便的握力测试。

研究团队建议,增加强度运动和摄取充足的乳制品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在骨骼快速发育期进行干预最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