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柔地铁系统兀兰北站点旁边的土地上,以前曾经有收留越南难民的营地,前美景路医院的建筑也仍伫立着。有公众呼吁当局在开发这一地段时保存它的文化遗产价值,政府对此回应说,有关这座建筑的开发计划还未敲定。
根据2025年发展总蓝图草案,兀兰北岸将改称“兀兰门户”(Woodlands Gateway),由裕廊集团和其他政府机构共同开发成为融合住房、水滨公园,以及零售和工业空间的综合经济中心。
按计划,当局将在兀兰北岸清理出一块目前由植被覆盖的27.7公顷土地,以兴建基础设施。
以前有条霍金斯路 曾经有个难民营
有关计划出炉后,这个地带的历史人文遗产也备受关注。提供历史文化服务的Total Heritage联合创办人郭宗仁博士说,以前这里有一条霍金斯路(Hawkins Road),曾经有个难民营,在1970年代末至1996年间收留越南难民。
郭宗仁不久前参团走访开发地段周围,当时随团的还有一个在难民营住过的越南难民。郭宗仁告诉《联合早报》:“他和我们分享了当年在新加坡获得的很多帮助,这是少为人知的历史。这类故事应该记录下来,让更多人知道。”
前美景路医院(View Road Hospital)的观景路10号建筑也在这个开发地段。根据资料,它在二战前由英军开建,准备用作军人宿舍和办公室,但在二战时却由日军完工并用作海军基地,顶楼的瞭望台可观察新柔长堤的情况,是当年重要的战略基地。
郭宗仁说:“政府应针对观景路10号的这个建筑展开文化遗产影响评估,探讨如何将影响降至最低。至于霍金斯路难民营的历史,也应考虑进行探访,记录下新加坡曾收留过越南难民的故事。”
他认为,难民营虽已不存在,但尽量记录史实还是必要的。“不记录就会忘记。我们必须记得这个即将开发的地段曾经是一群人的暂时栖身之所。这里也承载着当年新加坡人释出的善意。”
郭宗仁认为,这个地段主要由植被覆盖着,所以政府很关注开发对环境有潜在影响,但也由于都是植被,当局才没有展开文化遗产评估。
“应该同时评估环境和遗产影响,因为可能会发现尘封的历史。从审慎的角度而言,未来的发展项目都应该双管齐下。”
政府:尚未决定观景路10号建筑的开发计划
市区重建局总署长(建设规划)林利娟和裕廊集团土地规划与重建署总署署长萧伟玲联合答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说,当局正在研究各种方式,要尽量记录和保存观景路10号建筑和兀兰门户的历史记忆。
“适当时,我们会咨询国家文物局等相关机构。我们尚未针对观景路10号建筑的开发做出决定。”
至于郭宗仁提议展开遗产影响评估,当局没回应是否同意。针对展开遗产影响研究与否的考量,当局说可上网查阅。
根据市建局的遗产影响评估官网,公共项目若可能对重要遗产造成重大影响,必须与市建局和文物局进行额外的深入咨询,确定是否需要进行遗产研究,或制定缓解影响的措施。
市建局和文物局可能建议在指定地段进行遗产研究,以便更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建筑和结构的遗产价值,以及发展可能造成的影响。
据官网资料,研究规模和范围可能根据个别发展地段的情况而调整。未来住宅区和商业中心等大规模的重建项目可能影响许多具有遗产价值的建筑与机构,因此这类项目或须进行全面的遗产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