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行小学的电脑室里,键盘声此起彼伏,屏幕上跳动着一行行汉字——这就是刘诗荟老师的课堂日常。不同于传统教室,她将科技融入每堂华文课,让所有学生同步作答,立即获得反馈,使课堂在数据与创意的驱动下充满活力。
高级教师刘诗荟(36岁)在德行小学任教11年,是2025年杰出华文教师奖的七位获奖者之一。疫情期间,她开始运用学生学习平台(Student Learning Space,简称SLS)进行线上教学,并沿用至今。几乎每堂课,她都会带学生到电脑室,让科技融入课堂日常。她受访时说,借助平台,全班学生可同步作答,即时获得反馈,教师能据此调整教学,系统数据也帮助她精准掌握学生进度,优化课堂设计。
学生学习平台还能完整记录学生一整年的学习成果,既是学习“成绩单”,也是持续进步的动力。刘诗荟说,除了使用平台上的课件,她还设计互动游戏,并引入AI聊天机器人,协助学生构思作文、寻找好词佳句,或在遇到难题时提供额外援助,让学习更轻松有趣。
她举例,在写作课上,学生直接在平台撰写和提交作文,系统即时评分并给出改进建议。他们还能分享作品,互相学习。
不过,刘诗荟强调不希望学生过度依赖AI。每次线上训练后,她会安排限时课堂写作,不使用任何辅助工具,以检验真实水平。“AI是学习的支架和伙伴,科技只是赋能,核心仍是正确的教学法。”
当教师对刘诗荟来说,是无心插柳,她本科念的是材料工程,陪朋友去面试时意外被录取。起初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看到同事们全心全意以学生为先,她才真正投入这份事业。“我不会把它仅仅当作一份工作,而是视为终身的使命和职业。”
她记得一位毕业生说,喜欢华文课是因为看到老师一直陪伴、不断学习,自己也想变得更好。刘诗荟坚信,每届学生的兴趣、水平和互动方式不同,“我不会重复用去年的课件,而是根据学生特点量身设计课程,结合不断更新的学生学习平台工具,带来最适合的学习体验。”这正是她不断前行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