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日渐成熟,富者愈富,不平等现象反复循环,富者的特权代代相传,弱势者则更难摆脱困境,这在世界各地都可见。尚达曼总统强调,新加坡不能让不平等现象固化,须继续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流动,缩小差距。
尚达曼星期五(9月5日)代表政府宣读施政方针演说时指出,维持社会流动一直是我国持续进行的重点工作,确保人人有机会向上发展,实现最大潜能。
他指出,我国致力于确保更公平的成果,并取得进展。收入不平等减少了,工资正在增加,尤其是收入最低的20%人口。我国的拥屋率仍然是世界最高,即使是较低收入家庭也不例外。
政府近年增加对低收入家庭的补助,我国的居民贫富差距有所缩小,基尼系数从2023年的0.371,降至2024年的0.364,是自2000年以来的新低。不过,若不计入政府转移支付和征税影响,去年的基尼系数则为0.435,比2023年的0.433小幅上升。
尚达曼:人人须有机会攀上技能“电动扶梯”
尚达曼强调,促进社会流动的工作永无止境。“我们必须维持每一代人的社会流动。这始终是国家优先事项,也仍然是我们对未来的共同抱负。
“每个人须有机会攀上技能的‘电动扶梯’,增强信心,拥有更美好的生活。每个新加坡人都必须有机会发挥最大潜能。”
尚达曼几年前出任总统前,曾在一场演讲中比喻新加坡的关键挑战在于,维持一个“上行电动扶梯”状态,帮助各阶层的国人不断向上。
他在发表施政方针演说时强调,政府从学前阶段开始投入资源,尽可能给每名国人最好的人生起点,并通过教育体系为人们提供通往成功的多个途径,塑造品格和价值观,认可不同形式的卓越表现。
除了学术表现,我国也须同样重视工艺技术、创意、解题能力、体育和艺术。理工学院和工艺教育学院的工读计划、为有艺术和体育天分的青年提供更多奖学金和发展机会,都体现政府对这几方面的重视。
尚达曼说,在职场上,我国也会加强培训和职业发展途径,肯定各职业与技能的重要。这需要人们反思有价值工作的定义,肯定各行各业的贡献,确保每个人都能获得尊重,打造美好生活。
此外,我国须继续以同理心照顾弱势群体,赋予他们能力追求理想;同时支持低收入家庭改善生活,克服挑战。政府也会加强对残障群体的支援,为他们提供更多教育和培训机会,使他们能更顺畅地从学校过渡到职场,同时为他们的看护者加大支援。
尚达曼强调:“我国的成功绝不能仅以经济增长来衡量,必须取决于我们如何支持弱势群体,如何使每一名新加坡人无论老幼,都能做出贡献,并且有尊严地生活。
“这是新加坡的承诺:出身不决定命运,没有人会被落下,每一代人都可以乐观而有希望地展望未来。”
“维持社会流动,引起我的强烈共鸣。新加坡必须是个更公平的社会,出身低收入家庭,不代表机会受限。我主张人人都有同等机会,希望提出‘儿童技能创前程’的概念。一个孩子能否接触非学术活动,如音乐课程,不应取决于家庭收入。现在的音乐课程收费昂贵,学习网球、吉他收费也不低。如果我来自低收入家庭,可能就得不到这样的机会。我希望帮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成功的定义,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强项。” ——裕廊东—武吉巴督集选区议员许德财
“很高兴听总统谈到支持特需者,帮助他们从学校过渡到职场。我相信他们有许多待发挥的潜力,这也是我将在国会首次发言时提到的主题。特需学生18岁毕业后面对的‘悬崖’,我们该如何弥合不足之处,让他们能期待人生下一阶段。把集体放在个人之前,把‘我们’置于‘我’之前,这个理念令人充满希望和期待。”——碧山—大巴窑集选区议员陈诗韵
总统的政府施政方针演说中关于低收入家庭儿童,以及弱势者更难摆脱困境的部分,让我有共鸣。我们该如何保持社会流动性?我们该如何确保政府的计划能协助低收入家庭的儿童,确保他们的人生继续拥有公平的机会?社会又能如何团结起来,配合政府和国家的努力,让这些孩子有最好的机会?这是我作为政府国会社会及家庭发展委员会主席,所关注的课题之一。——裕廊中区议员谢曜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