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持热忱与专业,激发学生对华文学习的兴趣与热爱,七位中小学华文教师获颁“第28届全国杰出华文教师奖”。

今年获奖的七位华文教师分别是在圣玛格烈女校执教的梁慧瑜(40岁)、育林中学的蔡宜瑾(38岁)、海星中学的隋磊(40岁)、德行小学的刘诗荟(36岁)、辅华中学的邱勇康(33岁)、正华小学的丁彩虹(38岁)和南洋小学的苏芳仪(44岁)。

2025年全国杰出华文教师奖颁奖典礼星期六(9月6日)在新报业媒体华文媒体集团主办的“谢师宴”活动上举行。活动主宾黄循财总理为本届获奖教师颁奖。

利用科技因材施教 教师获黄总理肯定

黄总理在致辞中特别肯定了刘诗荟、丁彩虹等教师利用科技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华文的兴趣。

丁彩虹引入人工智能工具,以协助学生进行看图说话、阅读理解和口试准备。她受访时说,引入科技辅助教学能更好地因材施教,帮助程度好的学生深入思考,也辅助程度弱的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延伸阅读

黄总理:英语为主大环境下 华文教师迎难而上 坚守母语文化传承
黄总理:英语为主大环境下 华文教师迎难而上 坚守母语文化传承
特选学校前校长齐聚谢师宴 盼华文教育薪火相传
特选学校前校长齐聚谢师宴 盼华文教育薪火相传

她说:“不只是我一个人,我见到的每一位华文老师都在很努力地尝试不同的教学法,让孩子们爱上华文,这种勇于创新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传承下去的。”

另一位得奖者隋磊说,今年的获奖者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取得的这些成绩,是一代代的华文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努力,才创造了如今的学习环境和教育成果,华文教师们会怀着感恩之心继续薪火相传。

为了肯定华文教师,《联合早报》从1998年颁发模范全国华文教师奖,后改名为全国杰出华文教师奖。1998年至今的约200名历届杰出华文教师奖得主也受邀出席谢师宴。

2005年杰出华文教师奖得主之一黄丽莎(50岁)自1996年进入教育界,如今仍在拉丁马士小学任教。

她说,很荣幸能出席谢师宴活动,看到很多教育界的前辈和新生代教师欢聚一堂,感受到了华文教育的传承。“很感恩也很感动,每个人都在不遗余力地推动华文教育,希望我们的下一代能学好华文、热爱华文。”

2023年得奖者陈嘉豪(36岁)说,前几天在早报读到学者胡月宝的文章《凭什么》非常触动。他说:“我觉得华文老师不只是传道解惑,我们还有着传承的使命,传承文化的使命。很多华文老师都在默默地付出,非常感谢早报给我们这样的肯定,让老师们的付出能被更多人看见。”

新报业媒体华文媒体集团星期六举办谢师宴,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前排左六)与曾任教育部长的前副总理王瑞杰(前排左起)、贸工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高级政务部长刘燕玲、外交部兼内政部高级政务部长沈颖、国家发展部长徐芳达、华文媒体集团社长李慧玲、新报业媒体信托主席许文远、教育部长李智陞、新报业媒体总裁陈英杰、新加坡秋斋藏画主人曾国和、数码发展及新闻部兼教育部政务部长刘洁敏等人,同2025年全国杰出华文教师奖得主、媒体代表、活动合作伙伴及赞助商代表合影。(李冠卫摄)
新报业媒体华文媒体集团星期六举办谢师宴,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前排左六)与曾任教育部长的前副总理王瑞杰(前排左起)、贸工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高级政务部长刘燕玲、外交部兼内政部高级政务部长沈颖、国家发展部长徐芳达、华文媒体集团社长李慧玲、新报业媒体信托主席许文远、教育部长李智陞、新报业媒体总裁陈英杰、新加坡秋斋藏画主人曾国和、数码发展及新闻部兼教育部政务部长刘洁敏等人,同2025年全国杰出华文教师奖得主、媒体代表、活动合作伙伴及赞助商代表合影。(李冠卫摄)

全国杰出华文教师奖由《联合早报》和早报校园联办,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新加坡华文教育学会、新加坡华文教师总会,以及新加坡中学华文教师会协办,并获得教育部和慈善机构陈江和基金会(Tanoto Foundation)的支持。

本地歌唱比赛的“熟面孔”蔡欣怡(25岁,图左)在谢师宴现场演绎《微光》。这首歌曲是2025年“新空下”新谣歌唱及创作比赛歌曲填词组冠军作品,也是新加坡艺术学院电影系的17岁学生张琪悦,想着自己中学生涯遇到的几位中文老师,感念他们指点人生迷津而创作的。(李冠卫摄)
本地歌唱比赛的“熟面孔”蔡欣怡(25岁,图左)在谢师宴现场演绎《微光》。这首歌曲是2025年“新空下”新谣歌唱及创作比赛歌曲填词组冠军作品,也是新加坡艺术学院电影系的17岁学生张琪悦,想着自己中学生涯遇到的几位中文老师,感念他们指点人生迷津而创作的。(李冠卫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