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这次捐赠过程,才知道生病是多么辛苦,每次进医院的你一定更辛苦。很幸运能和你配对成功……祝福你未来能健康长大”。
五岁女童林子馨以两万分之一的配对概率,成功找到一名来自台湾的骨髓捐献者,获得重生的机会。对方还寄了一封手写信鼓励她。
林子馨和母亲俞建芬(43岁)星期天(9月7日)出席“骨髓捐赠计划”(Bone Marrow Donor Programme,简称BMDP)组织举办的活动,分享寻求骨髓捐献者的经历。
林子馨去年8月确诊患上罕见的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aemia),骨髓不能产生足够的新细胞补充血液细胞。医生建议她在三个月内接受骨髓移植。
亲人骨髓配对成功的概率是最高的,但林子馨的父母和哥哥经检测,都不适合捐献。他们便呼吁亲朋戚友接受检测,希望能找到匹配的骨髓。
皇天不负有心人,一家人约一个月后接到好消息。不过,林子馨必须在移植手术前接受化疗,意味着她可能会经历呕吐、疼痛和失去胃口等副作用,也须要剃光头以减少感染风险。
俞建芬说:“子馨从小就把她的长发视为宝贝,喜欢拨弄刘海,也爱打扮成公主。她做化疗要剃光头,我很担心她会难过。当时,她哥哥正经历掉牙阶段,我就告诉她,头发和牙齿一样,会长回来的。”
出乎俞建芬意料,女儿在剃头当天不只没哭闹,还咧嘴对她笑,让她为女儿感到无比骄傲。
全家盼明年到台湾见捐赠者
约一小时的手术很成功,但接下来的两个月,林子馨仍需要留院观察。
根据规定,捐献者和受益者须等至少两年才能见面。俞建芬说:“我们只知道他是一名30多岁的台湾男子。我们有回信感谢他,并说希望明年能到台湾见他。”
俞建芬补充,不少人对捐骨髓有很多误解,例如以为须要开刀,但它和捐血的过程更相似。
BMDP执行长罗志强(63岁)也出席活动,他受访时说,本地目前有12万8000人登记捐献骨髓,但在本地找到匹配骨髓的概率只有约三分之一,其余的都来自外国。他呼吁更多国人登记为骨髓捐献者,提升有需要者配对成功的概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