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多个地方的法治削弱,国际法和国际人道法也遭到更大规模侵犯,尤其是在占领、吞并,以及未能保护冲突地区平民方面,面对这些司法鸿沟,各地检察官更应共享情报、合作掌握新技术,联手打击犯罪。
尚达曼总统星期天(9月7日)傍晚为第30届国际检察官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rosecutors)常年大会开幕礼致辞时,强调上述观点。
他指出,法治目前所面临的压力比过去几十年都更大。世界正义工程(World Justice Project)的法治指数显示,近四分之三的人或超过60亿人,在所生活的国家的法治情况比2016年更薄弱。全球有多达八成国家,人民丧失了基本权利的保障。
他说,出现这样的司法鸿沟(justice gaps)会破坏稳定、滋生不信任他人的情绪,并且只会加剧全球对公共机构的信任危机。
随着公共机构失去合法性,公民也对体制的公正失去信心,社会可变得两极化,甚至可能崩塌。
与此同时,网络犯罪和跨国犯罪的兴起,以及人工智能对这两者推波助澜,使到世界各地的检察官在打击犯罪活动时面对新的挑战。罪犯利用人工智能诈骗,并使用加密货币来洗白非法收益,使到问题变得更复杂和更大规模。
尚达曼认为,检察官只有增强自身能力,并积极开展跨境合作,才能赢得这场战斗。他因此鼓励各地检察官共享情报,并合作掌握新技术,合力将罪犯绳之以法。
此外,检察官在自己国内也须努力维护公众对他们的信任,法律框架也须获得更新,以反映科技犯罪的复杂性。
尚达曼致辞时,也赞扬国际检察官协会推动司法界的最佳实践,并通过举办区域与国际会议来让各地检察官有相互学习的机会。
他说,正当以规则为基础的秩序被大受削弱,以及人们对多边主义失去信心,国际检察官协会这个依据标准规范建立的技术体系,仍默默维持着国际合作。
“这也体现了多边合作的根本基础,也就是当有足够的国家承诺遵守一套共同的规则时,这些规则将使所有参与方受益,而那些袖手旁观的国家最终将面临损失的风险。”
正因如此,尽管多边组织正面临最严峻的考验,维持合作仍然是合乎逻辑的,包括在打击跨国罪案和洗钱活动方面,因为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这些问题。
约90个国家的逾450名检察官出席这次在我国举行的国际检察官协会常年大会,当中包括约50名总检察长。这是新加坡第二度主办这场大会,上一次是2008年。
总检察长:科技日新月异 也应重视软硬技能
今年大会的主题为“具备多种技能的检察官与刑事司法管理”。我国总检察长黄鲁胜在欢迎与会的检察官时说,尽管科技日新月异,大家不应过分强调司法工作中“酷炫”的技术元素,而是应同时重视硬技能,和与人相关的软技能。
大会将举行至星期三(10日)。在接下来的三天中,80多名演讲者将就多个主题发表演讲,包括应对诸如网络犯罪和人工智能辅助犯罪等新型犯罪、分享更加有效的数码证据收集与使用技术,以及跨境合作进行资产追踪和扣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