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名义工花两小时助兄妹一家清理垃圾屋,捡出千元大钞已被老鼠咬烂。
《新明日报》星期天(9月7日)报道,年纪已过七八十岁的三兄妹挤在大巴窑1巷第105座的“垃圾屋”单位20年,78岁的二妹为赚六七元生活费,每天仍风雨不改捡纸皮,并靠各方资助养活一家人。本地义工组织“助乐”星期天携热心义工帮忙清理单位,也为一家人发起募捐。
《新明日报》记者中午走访时,有35名各种族义工协力帮忙,约10人进入单位内收拾,将家具、床垫等搬出来,另有10余人站在楼梯接过垃圾袋,组成人链将杂物一一运送下楼,也有义工用手推车搬垃圾。
组屋一楼摆放着义工带来的清理工具,另有四五名义工蹲坐在另一边从垃圾袋中挑出有用的物品,其余垃圾再由别的义工推往垃圾槽。
据观察,义工们从各个垃圾袋中都挑出一些现金,包括从红包封中找到的钱,从2元到千元大钞都有。
不过,许多钞票已被老鼠咬烂,包括千元大钞。
义工温爱玲(47岁)说:“只要钞票的序列号没有损坏,我们还能送到银行尝试兑换。如果序列号也被咬坏,就很难再换了。”
义工将完好的钞票与破烂的钞票分开放好。
温爱玲也透露,之前接触过不少垃圾屋有同样情况,年长者会将现金藏在罐子或者各个角落里,之后却忘记。
慈善富商翁俊民资助生活费两年
慈善富商翁俊民要资助一家三口两年。
《新明日报》星期天刊登三兄妹的报道后,陆续接到热心读者询问,表示要资助他们。
知名企业慈善家翁俊民得知上述家庭的情况后,立即决定慷慨解囊,为他们出一分力。
他说,先在接下来的两年内,每月资助500元生活费,希望能减轻他们的负担。
翁俊民是印度尼西亚国信集团(Mayapada Group)创办人。他毕业于南洋大学,年轻时曾在本地工作,并不时捐助新加坡和印尼两地有需要的弱势群体。
“助乐”也在网上发起募捐,让公众各凭心意捐款或赞助住户所需物品。组织未透露至今有所少人捐了多少钱。
完整报道,请翻阅2025年9月8日的《新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