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星期六,菜市路第43座组屋底层便热闹非凡。一边是义工们忙着从罗厘卸下一箱箱蔬菜,分拣后逐一包装;另一边则是居民们边聊天边排队,等候领取免费蔬菜。无论是给予帮助还是获得帮助的居民,大家打成一片,其乐融融。
这项由菜市区平安绿居民联系网(Ping An Green Residents Network)举办的活动,宛如一场每周的邻里聚会。
居民联系网主席王邦耀(49岁)与妻子潘在青(42岁)表示,这项活动不仅热闹,更富有意义。它既能援助有需要的居民,又能增进邻里的感情,同时将原本要被弃置的蔬菜回收派发,避免资源浪费,可谓“一举三得”。
蔬菜派发完毕后,义工们还会分享各自带来点心和饮料,闲话家常,气氛温暖而热络,甘榜精神再现。
观看以下视频,了解这对夫妇如何帮助平安绿社区。
逐年扩大 更多居民受益
已经担任居民联系网主席六年的王邦耀表示,该区的蔬菜派发活动是在冠病疫情期间启动,至今已持续了好几年。
他说:“我们分发的多是菜商捐赠的‘丑食物’。每个周末,我们会雇两辆罗厘去巴西班让果菜批发中心领取,根据分量,有时需要跑不只一趟。蔬菜送来后,也需要一些身强体壮的人来帮忙搬运。这些都需要成本和人力,而且一做就是大半天。幸运的是,看到我们的行动后,越来越多居民自愿加入帮忙。”
在居民的积极响应下,派发的蔬菜从最初的二三十份增加到如今的200份,义工人数也从六七名增加到30多名。
潘在青补充,蔬菜派发活动最早是从勿洛水池路的组屋区开始的。在活动发起人吴秀华(57岁)的协助下,她和其他义工把这项有意义的活动带到菜市区,让这里的弱势群体也能受惠。
平安绿居民联系网所负责的菜市区共有10座组屋,其中包括两座租赁组屋,住着一些独居老人和低收入居民。对这些群体来说,每周五公斤的免费蔬菜无疑是非常实际的帮助。潘在青说:“除了蔬菜,我们也常收到善心人士捐赠的罐头、面包、饼干等。我们在居民联系网办公室外设置了‘社区冰箱’,存放平日人们捐赠的食物,供居民自由取用。”
加入义工行动
你想要献力吗?立即报名加入义工行列,与Kiss92一起向弱势群体传递蔬菜与爱心。报名于9月19日截止,赶快行动,让我们共建更具关怀的社区。
地点:平安绿菜市路第43座组屋
时间:10月4日(星期六),上午11时30分至下午5时
传递环保理念
出门需以轮椅代步的胡月婵(75岁),每个星期六都会下楼领取蔬菜。她表示,由于孩子都已成家,剩她独自居住,在活动现场可以认识朋友,能和街坊谈谈天对她来说格外开心。
“我还没生病时可以自己去巴刹买菜,但后来行动不便就去不了。居民联系网在这里派发蔬菜对我来说是很大的方便。有时候,我没有下楼,他们还会把食物送到我家门口。”
在菜市居住超过40年的李巧蓉(92岁)则把领取蔬菜作为每周的固定活动,她下楼时还会带上算盘子、咖喱角、木薯糕等自制点心和义工们一起享用。
“我和这里的义工、街坊每周都会见面,慢慢都成了朋友。我喜欢做糕点,就让女儿帮我买材料,做一点拿下来,大家一起吃。”
对于活动反响热烈,蔬菜派发活动发起人吴秀华欣慰表示,作为深耕社区服务40年的义工领袖,看到越来越多居民受到鼓舞,全情参与,没有比这更令她自豪的事了。她强调,这项活动不仅是助贫扶弱的平台,也是推广环保理念的重要途径。
“刚开始时,很多人看到‘丑食物’都不敢拿,但我们花时间解释后,大家开始慢慢接受。我们告诉居民,接受‘丑食物’,不让资源被浪费,也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
全国分享计划:让更多新加坡人可参与帮助弱势群体
新加坡人如今有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可以帮助有需要的国人。
为纪念新加坡建国60周年(SG60),公益金(Community Chest)的定期捐赠“分享计划”(Share)正式更名为“全国分享计划”(SGShare),号召更多人定期捐款,支持关键的社会服务项目。
从今年起,新加坡政府将通过公益配对津贴(SG Gives Matching Grant),为公众捐款提供配对资助,总额高达2.5亿元。
每一元捐款都将帮助弱势群体,让他们无论是什么出身背景,都有机会追求各自的目标和梦想。
以下简明示例,看你捐赠给全国分享计划的款项能如何发挥长远影响。
盼继续扩大影响力
除了蔬菜派发,平安绿居民联系网也推出其他社区活动,进一步帮助有需要的居民。例如,每月一次为60岁以上居民提供免费理发服务。为了鼓励更多居民,尤其是独居年长者走出家门,他们还举办卡拉OK、吉他学习、做手工等活动。
此外,在议员的号召下,他们也会挨家挨户探访居民,了解个别居民的实际需求并记录下来,以便后续跟进。
潘在青表示,无论举办什么活动,初衷都是希望促进街坊之间的联系,让整个社区更具凝聚力。
担任义工已有10年的她分享自身的经历:“这些年来,我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社交圈子变得不同,搭电梯时也常有人和我打招呼。同时,这些大家一起完成的任务让我收获很大的满足感。以蔬菜派发活动为例,这是很好的交流机会,我希望居民们即使不想帮忙或不需要拿菜,也可以到现场看看,感受一下甘榜的氛围。”
王邦耀则表示,蔬菜派发活动的模式已逐渐成熟,他和发起人也有共识,希望能继续扩大影响力,将活动“复制”到其他社区。
“我们鼓励其他邻里尝试举办类似的活动,也很乐意提供协助。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懂得关爱与分享、友好而和谐的大环境。”——菜市区平安绿居民联系网主席王邦耀
新移民通过志愿服务融入社会
谈到投身志愿服务的历程,潘在青表示,当初其实是她先成为义工,丈夫才跟着加入的。身为居住新加坡超过十年的新移民,她偶然在邻里看到义工活动,便主动提出想要帮忙。
她说,丈夫加入居民联系网后比她还积极,不仅负责多项例常活动的运行,还不断思考如何做得更好。以蔬菜派发活动为例,从事销售业的王邦耀利用周日下班后的时间,和潜在捐赠者、赞助商见面,或与有关当局、合作伙伴洽谈细节。此外,他有时也负责摄影,并在平安绿的社交媒体账号上载贴文,让更多人了解他们的工作。
“现在我们在一起时,很多时候都在做义工,虽然很忙碌,但这是我们共同的兴趣。一起投入同一件事,我们之间有了更多话题,感情也更好了。”
作为新移民,她认为参加志愿活动让她与本地居民建立起更紧密的联系,继而更好地融入本地社会。
居民应士杰则是从受助者转变成义工。她表示,自己被活动现场义工的热忱鼓舞,也深刻体会到活动背后节约资源的意义,因此加入义工行列。这段经历让她对社区产生了更深的归属感。
如果王邦耀与和潘在青的故事也让你深受鼓舞,在欢庆SG60之际,不妨以自己的方式回馈社区,共建更包容、更具人文关怀的新加坡。
【与文化、社区及青年部共庆SG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