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星期二(9月9日)发布2024/2025财政年度审计长报告,点名四个政府部门和七个法定机构,在合同管理与采购、研究和发展资金、营运管理、收益管理等方面出现25处较明显疏失。
公用事业局
疏失:
工程建设合同有多处可疑报价,总值约15万元
部分海水淡化厂的水质分析仪警报和数据传输失灵长达一年,因合约范围不完整
杀虫剂和化学品采购延误,导致多花约30万元;付款前也没核实检测报告
报价或不合规
化学品检测报告有窜改迹象
回应:公用局已就报价问题报警。至于水质分析仪,则已采取修复措施,确保警报和数据传输自动化。针对杀虫剂和化学品的采购和检测,当局将把库存监控自动化、收紧检测流程,并推进检测报告电子化核对。公用局也会处分相关人员。
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
疏失:
招标评分有误,可能影响结果(差额高达243万元)
有六份合同在付款前,没做好服务验收
法令没注明收取倾倒/监测费(1.16亿元)和提供港务费优惠(70万元)
回应:海事局会更新招标评分流程,要求申报公司能力。当局也会回查合同,确认服务已完成,并加强付款前的核查,避免货不对办。至于法令问题,海事局正修改法律,补正收费的合理性,并检讨优惠政策。
新加坡经济发展局
疏失:
接受投标截止后提交的数据,未厘清报价差异;呈报审批的信息不完整
新加坡全球联系司资助项目(Singapore Global Network Funding Programme)的行政流程松散,没核实申请人资格,也没要求申报利益冲突,框架设计有漏洞
回应:经发局将加强文件记录、完善采购检查清单,并通过培训提升人员能力,确保招标更透明公平。当局也会收紧报销框架和流程、增加审核关卡、更新工作流程,避免资金被滥用。
国家环境局
疏失:公私合营项目中,未监督伙伴方更新财务模型,多付了53万元,未来或再多付809万元。
回应:环境局已要求独立审计,承诺追回多付款并加强年度合约检查。
内政科技局
疏失:办公室装修合同验收不足,付款保障不够,对不履约承包商拖延解约。
回应:当局将加强对顾问和承包商的监督。
外交部
疏失: 海外名誉领事收取的签证费(估计102万元)没入账为政府收入。
回应:以往安排是领事留用签证费,以抵销成本,外交部现已启动检讨。
教育部
疏失:
中学后延续教育户头(Post-Secondary Education Account,简称PSEA)提款监管不足:299次重复提款,未用资金约11.6万元,培训机构长达2.8年没退款
允许会员未报名上课就提款
回应:培训机构已全额退款,教育部将要求会员以Singpass验证,并加强对培训机构的审计。教育部也会全面检查过往提款,并要求培训机构提交年度申报。
律政部产业处理及信托局
疏失:
公司清盘资金被投资定存,但部分清盘人未同意
资讯科技(IT)系统权限过大,职员能随意查看和修改个案资料
回应:律政部承认应先取得清盘人同意,并承诺实行额外的IT审计流程。
人力部
疏失:一个互联网应用的管理有疏漏,系统最高权限“root账号”被滥用、密码没及时更换、活动审查不足。
回应:人力部将加强管理、培训IT人员,并强化内部审查。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和国立研究基金会
疏失:拨款计划的整体管理到位,但审计署发现
一些项目的间接费用补助未获批准
利益冲突申报文件不完整
个别人员除了审批研究项目费用报销,也是项目的首席研究员,职责分界不明确
资金申请抽查不到位
错误补助人事成本
回应:有关当局和机构已补办批示和文件,并修订相关指导方针,同时更新利益冲突管理框架与系统。它们也会建立监控面板,防止同一人审批/报销。针对错误补助一事,已纠正错账,负责人评估可能受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