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星亚洲在7月31日正式停飞,超过千名员工受影响。在全国职工总会、新加坡民航局、就业与职能培训中心以及雇主的协助下,九成飞机师和空服员已获得面试或工作机会,雇用他们的企业包括新加坡航空集团和滨海湾金沙。

不少员工在数周内便找到新出路,部分机组人员加入其他航空公司,也有人转行到全新领域。

10年前加入捷星亚洲(Jetstar Asia)担任飞机师的庄杰雄(46岁),之前曾在新加坡空军部队服务近14年,前后有逾24年的飞行经验。

他受访时坦言,接到捷星亚洲停飞的消息时,“真是很大震撼”。他不只失去工作,更难过的是无法再每天见到一起飞行的同事。

“我们的团队合作关系密切,突然就要结束了,真的很难接受。”

延伸阅读

掌声与泪光告别 捷星亚洲圆满“飞”完20年旅程
掌声与泪光告别 捷星亚洲圆满“飞”完20年旅程
捷星亚洲员工求职进展顺利 过半工作申请已获录用或面试中
捷星亚洲员工求职进展顺利 过半工作申请已获录用或面试中

不过,他很快就收拾心情,更新履历,并联络业界朋友,看他们公司有没有空缺。由于还有任务在身,人在海外的他无法参加实体招聘会,只能先透过就业与职能培训中心(e2i)设立的线上配对平台,浏览雇主的招聘信息,并直接提交申请。

他同时申请了酷航、新航,以及私人包机公司的职位,最后收到了酷航的录取通知,目前已加入成为A320客机飞机师,正在接受约两个月的培训。

庄杰雄说,在这段转折期里,家人的鼓励让他更有信心往前走。“记得太太当时鼓励我说,我一定可以找到合适的机会。”

跳出舒适圈 部分员工转行接受新挑战

曾在捷星亚洲担任空服员的林丽(49岁)的职业道路也不太顺遂。她原本在新航担任空服员,突如其来的冠病疫情,让她在2021年离开了服务27年的岗位。三年后,她重返职场加入捷星亚洲,重新燃起飞行热情,却在一年半后再次面对公司关闭的打击。

所幸她通过捷星亚洲提供的就业链接,在一个月内获聘为酷航空服员,如今正接受为期七周的培训,学习波音787等机型的操作与安全指令。

她坦言,要重新背诵不同的紧急口令并不容易,但在年轻同学帮助下,她逐渐找回自信。“保持开放心态、愿意学习,才能不断前进。”

前捷星亚洲发展部经理法塔胡拉兹,转行加入新加坡航空货运代理协会担任培训与发展经理,工作范围涵盖课程管理与培训推广。(海峡时报)
前捷星亚洲发展部经理法塔胡拉兹,转行加入新加坡航空货运代理协会担任培训与发展经理,工作范围涵盖课程管理与培训推广。(海峡时报)

职总秘书长黄志明在社媒发文说,他最近与几名前捷星亚洲员工会面,了解他们找工作的情况;这些员工包括飞机师、空服员和公司行政人员,他们目前已加入酷航。

黄志明指出,在工会、就业与职能培训中心,以及新航集团和民航局等伙伴的支持下,职总举办了三天的工作配对活动,协助员工尽快找到新工作。 

根据职总的数据,前捷星亚洲员工提交了超过1000份求职申请,超过一半员工获得了面试或工作机会。当中,有九成的飞机师和空服员前往面试或找到工作,约15%的员工则转行到陆路交通和酒店等其他领域。

对于原本担任发展部经理的法塔胡拉兹(Muhammad Fatahurrazi Bin Mohamed Fatahnawawi,37岁)来说,捷星亚洲停飞,迫使他跳出舒适圈。

他加入新加坡航空货运代理协会,担任培训与发展经理,工作范围包括开发数码内容,以建立社交媒体平台的影响力,用于培训推广。他说:“过去我专注于客舱培训,如今要学习如何制作内容和推动宣传,这是挑战,也是全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