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本地建筑业共发生76起致命和重大工伤事故,少于去年同期的81起;每10万名雇员的年伤亡率,也从30.6人,下降到28.2人。若不算2020年因冠病疫情停工造成的特殊情况,这是过去10年来最低的水平。

为进一步提升建筑业的工地安全,工作场所安全与卫生理事会(Workplace Safety and Health Council,简称WSH)将从今年起,推动建筑业高层每年定期到工地实地巡查,主动发现隐患并与业界分享经验。

人力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政务部长迪内希,星期三(9月10日)在新加坡产业发展商公会(REDAS)与工作场所安全与卫生理事会联办的安全领导论坛上宣布,首个“3P工作场所安全与卫生巡检”(3P WSH Walkabout)将在9月22日至10月21日进行,因为建筑业的工伤事故通常在10月达到高峰。

“3P”是“Proactive”(主动)、“Prevention”(预防)及“Partnerships”(合作)的缩写。

迪内希说,这项巡检计划将通过主动预防和加强合作两方面,提升工地安全。他呼吁业者实地巡查工地、公司高层以身作则,并通过图片、报告等形式与业界分享最佳做法。

延伸阅读

机械安全检查揭1200多项隐患 人力部发三停工令 罚款逾23万元
机械安全检查揭1200多项隐患 人力部发三停工令 罚款逾23万元
人力部再添180万元津贴 鼓励罗厘起重机业者安装稳定度操控系统
人力部再添180万元津贴 鼓励罗厘起重机业者安装稳定度操控系统

迪内希:通过正面示范 营造积极安全文化  

“我要补充一点,人力部不是整天拿着‘大棒’来盯着大家,而是希望通过正面示范,营造积极的安全文化。”

工作场所安全与卫生理事会也在网站上提供起重机、叉车、交通管理等不同领域的安全反馈表,方便业者检讨。

迪内希提醒,尽管建筑业的伤亡事故减少令人鼓舞,但绝不能自满。建筑领域正进入施工高峰期,未来四年的建筑合同,预计每年平均介于390亿元至460亿元,大型项目如樟宜机场第五搭客大厦、滨海湾金沙扩建项目等正陆续展开。

根据今年3月公布的2024年工作场所安全与卫生报告,建筑业是去年发生最多致命和重大工伤事故的领域,共有20人死亡,重大工伤事故则有146起。

迪内希也在活动上宣布,多19家大型服务采购商,加入了工作场所安全与卫生理事会去年9月启动的“带头企业计划”(WSH Advocate Programme),以带动中小型的项目分包商和承包商,更好地履行安全生产责任。这使得“带头企业”的总数增至37个。

地产开发商永泰控股(Wing Tai Holdings)旗下永泰产业管理私人有限公司,是新一批“带头企业”之一。永泰控股在裕廊、里峇峇利等地拥有多个兴建中的住宅项目。

公司项目部总经理黄庚文受访时说,开发商、建筑设计师和承包商,从不同视角看待安全问题。尽管建筑工程主体由承包商日常负责,从2019年开始,他和同事几乎每个月都会到建筑工地视察。

“承包商对钢筋加固等具体施工步骤中的安全措施比较熟悉,但开发商在视察中,可以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譬如,工地的地面如果不平整,其实也会带来一些安全隐患。”

其他新加入的带头企业包括长春产业、新工产业管理服务公司和盛裕集团等。

星期三的论坛上,新加坡产业发展商公会还推出更新版设计安全和工作场所安全与卫生行为指南,并收录近50个相关案例。新版指南纳入最新的建筑安全规范,涵盖预制施工和制造与装配设计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