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似遥控车的机器人,能进入天花板夹层、第二层建筑的屋顶和排水沟等狭窄空间,检测积水并喷洒杀幼虫剂,还能发现鼠患迹象、管道漏水甚至电线破损。
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研发出一款名为“Sable”的机器人,是本地首款可检测蚊虫滋生情况和喷洒杀蚊剂的机器人,之前在惹兰勿刹市镇试用,并已在中新天津生态城试点两个月。
Sable配有前后镜头,能实时传输画面并储存一小时影像,之后可用人工智能分析积水和裂缝。它体积小,机身坚固,大轮胎可以驶过凹凸不平的表面和水洼,适合室内外使用。
新科大工程产品开发系副教授莫汉(Mohan Rajesh Elara,43岁)星期三(9月10日)告诉媒体:“这些地方不易进入,却常滋生蚊虫。过去要靠工人搬梯子逐一洒药,现在机器人可以直接喷洒杀幼虫剂,减少工人的危险。”
莫汉透露,研发过程花了九个月,最初在校内试行,再扩展到不同社区环境。他说:“一般要两三个人抬梯检查,现在一个人就能用机器人完成,至少能节省一半时间。如果要加快,还可以同时部署多台机器人。”
机器人的控制范围在500米内,并可侦测裂缝和噪音来源。“我们设计时也考虑了成本,必须让业者买得起、用得起。”
惹兰勿刹市镇理事会在7月至8月部署Sable进行天花板检查,并计划在需要时用于组屋第二层的屋顶。市镇会发表声明说,机器人可以侦测积水、杂物、细裂缝、杂草和可能导致漏水或滋生蚊虫的损坏。工作人员能直接通过控制屏幕监测情况,可更及时发现问题。
除了Sable,新科大还研发了另两款机器人“Dragonfly”和“Boa”。Dragonfly最初在校园测试,之后扩展到勿洛蓄水池附近的设施和榜鹅数码园区试点。它可以在户外自主运行12小时,用信息素(pheromone,也称费洛蒙)气味吸引和捕捉蚊虫,并统计数量生成报告。莫汉解释说,过去常用的熏烟方式,灭虫工作结束后并不知道蚊虫数量是否真的减少,但Dragonfly能够自动记录捕获数量,生成对比数据。
Boa则是自动喷药机器人,配有风速和风向传感器,更精准控制药剂扩散。莫汉说:“三款机器人互相补充,形成整体解决方案。”
已在中新天津生态城试点两个月
研发工作最初由全国机器人计划资助,现在也获得中新天津生态城计划支持,并已在生态城试点两个月。莫汉说:“我们在本地把功能测试好,就能更快带到海外去。”
机器人的商业化由金耀综合私人有限公司推动。常务董事陈金耀(41岁)说,公司将采用租赁模式,最低约六个月或一年。“这样更容易被业者采用,价格门槛较低,也方便我们提供升级和维修。”
他说,Sable不久后将在勿洛蓄水池附近的设施投入使用,具体地点不便公开。“Sable和Dragonfly都有需求,预计三个月内会在新加坡商用。新加坡市场需求很强,我们会先满足本地,再拓展到中国、德国和阿联酋。”
目前Sable的研发团队共有六人,包括机械、电气、软件和人工智能工程师各一人,以及两名学生。其中一名学生毕业后已加入金耀综合,协助推动商业化。
